基于物联网的矿井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需求量和开采量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产能较低、数字信息化可视化进程缓慢、规范化管理能力弱等,煤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矿山”,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促进矿山信息共享,进而促进产能和提高生产安全度具有重要意义。煤矿巷道三维建模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系统集成可监控是实现“智慧矿山”、“数字矿山”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煤矿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在煤矿巷道三维建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GIS知识对煤矿巷道的数据模型、建模方法以及空间分析进行了研究,以煤矿巷道三维可视化系统为融合环境,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煤矿子系统可集成模型,实现自动化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煤矿巷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根据煤矿巷道的几何特征与数据特点,建立巷道三维数据模型,将巷道断面和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图元。通过“弧段-节点”的数据结构来反映巷道系统是一个三维网络空间域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巷道空间拓扑关系,并采取了巷道体与巷道节点分别建模的方法。为达到交叉巷道处平滑过渡的效果,设计了巷道圆弧插值处理算法。  2、阐述物联网概念与层次架构,提出了将煤矿三维可视化系统与物联网相结合的构想,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设计了数字矿山物联网模型架构,集成了产量监控、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子系统,实现了系统集成与自动化监控。  3、基于论文中提出的巷道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与物联网概念模型的设计思路,利用C#语言开发,结合ArcEngine与Skyline平台,应用于曹庄煤矿的实验系统,实现了虚拟场景可视化、巷道三维建模、人员定位和产量监控等功能。
其他文献
GPS技术已经渗透到测绘学科的各个领域,同样在水准测量中也己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效率高,经济实用的特点,有着传统水准测量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GPS水准高程拟合技术也已日臻完善,它
珠江海底峡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南部陆坡区,位于海南岛东侧,广州市东南方,距广州市约400km,是南海北部陆坡陆源物质向下陆坡和深海平原输送的主要通道。该海底峡谷的主体
随着陆上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放在了海洋上。水边线作为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其信息的获取对于管理海域、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维护我国领土
近几年,随着我国地铁建设速度的不断增长,地铁施工监测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保障地铁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工程及其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