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益肠通秘方与穴位埋线联合应用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结肠传输时间改善的作用效果,客观评定其临床疗效,探索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机制,从而探寻治疗慢性便秘更加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是从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中筛选,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益肠通秘方口服+穴位埋线)15例,对照组A(益肠通秘方口服)15例,对照组B(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15例,随访中对照组A脱落1例,对照组B脱落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观察三组受试者自发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脾肾阳虚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结肠传输时间,评估结肠传输功能;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各组的复发例数,比较三种疗法的复发情况,最终评定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症状积分方面经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4周,三组总有效率的比较,P<0.05,三种方法治疗该类型便秘疗效有差别。②治疗4周,各症状评分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各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A在排便困难程度、大便性状及脾肾阳虚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在大便性状及脾肾阳虚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相当,(P>0.05);各症状评分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两对照组;在大便性状和脾肾阳虚症状的改善方面,对照组A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B明显(P<0.05)。③结肠传输功能的比较:治疗前,三组服用不透X线标记物,72h后对标记物的排出粒数分析比较,三组可比(P>0.05)。治疗4周,对照组A和治疗组标记物排出情况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④治疗结束之后4周进行观察随访,三组的复发率分别为:治疗组13.3%,对照组A42.9.7%,对照组B 86.4%,经检验,P<0.05,三组的复发情况差异显著。结论①益肠通秘方口服联合穴位埋线、单纯益肠通秘方口服、单纯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都是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都可以改善脾肾阳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相关症状。②在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面,益肠通秘方与穴位埋线的联合运用比单纯口服益肠通秘方、单纯口服莫沙必利好;单纯口服益肠通秘方与单纯莫沙必利口服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