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chy3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处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紧迫的经济发展任务。我国必须有效地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无疑是应当被有效运用的重要经济手段。如何运用税收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1984年“利改税”与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1997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逐渐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即使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2008年,税收收入仍旧保持了18.8%的高增长,2009年税收更是以21.9%的速度高速增长。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保持协调、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深入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关系的分析出发,围绕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研究。本文试图从若干角度对税收与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首先,在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以及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作用机制。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税收与GDP总量的变结构协整分析,得出在考虑到数据结构变化因素的前提下,我国税收与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了合理界定,得出使我国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率即拉弗税率为33.54%,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率为18%;利用实证分析,对我国流转税、所得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在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前提下,我国应尽量减少所得税,而主要以流转税为主,但仍然采用双重结构。最后,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宏观税负以及优化税收结构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发挥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功能,使税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也在飞速前进,它是一种全新型的市场经济贸易模式,在确保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民商法的实行面临着特别大的挑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有效劳动模型,以江苏省为分析对象,选取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苏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