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 是世界上人工林而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在保障木材安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等方而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炼山(BF)、施除草剂(HF)、炼山+除草剂(BHF)和对照(不炼山+不施除草剂,CK)四种处理实验,通过群落学调查和磷脂脂肪酸(PLFA)图谱法,运用重要值、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功能群等指标,统计分析不同处理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下植物多样性、功能群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问的差异性,阐明不同处理方式对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关联分析的影响,目的在于揭示炼山、施除草剂对桉树人工混交林下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CK)处理比较,炼山和施除草剂处理均显著提高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降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但差异不显著。炼山+施除草剂显著增加灌木层植物的总个体数,对其它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林下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优势度,显著降低α多样性。炼山、施除草剂或二者结合使用均显著改变林下植物的组成和结构。(2)与对照(CK)处理比较,炼山处理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相对多度和相对盖度均无显著影响。施除草剂处理显著降低林下木本植物功能群的丰富度和木本、豆科植物功能群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蕨类和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相对盖度。(3)与对照(CK)处理比较,炼山、施除草剂和炼山+施除草剂混合处理均提高了林地上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其中炼山+施除草剂混合处理的作用最为显著。炼山处理显著提高林下土壤微生物中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群落的生物量;施除草剂和炼山+施除草剂混合处理显著提高林下土壤微生物中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从枝菌根真菌群落的生物量。(4)单独炼山、单独施除草剂或二者混合处理均显著降低林下土壤微生物中原生生物的磷脂脂肪酸相对百分比;但炼山+施除草剂混合处理却显著提高林下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的磷脂脂肪酸相对百分比。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0~10cm土层微生物量均为正相关关系,但相关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