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ⅡEDTA络合吸收-(NH4)2SO3还原脱除NO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的NOx,引发了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酸雨、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业已成为我国“十三五”大气污染减排和治理的重点。以FenEDTA为代表的铁基络合物以其对NO具有较好的络合吸收性能优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FeⅡEDTA络合剂与NO分子间的配位作用,能直接将NO从气相转入液相,极大地提高了 NO溶解度,克服了 NO湿法吸收中液相传质受限的问题,使直接湿法吸收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同时,湿式氨法脱硫技术在燃煤烟气SO2控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氨法脱硫后产生的脱硫液主要成分为(NH4)2SO3,可利用(NH4)2SO3的还原特性将NO还原为N2,实现同时脱硫脱硝,还可回收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产品,研究应用潜力较大。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结合现场处理工艺,考察了制备参数和工况条件对FenEDTA吸收NO性能的影响,着重探究了吸收NO宏观动力学,并对FenEDTA/(NH4)2SO3混合溶液吸收NO的性能进行了探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FeSO4和Na2EDTA为前驱体制备了 FeⅡEDTA络合剂,对制备参数(pH、液气比、初始CFeⅡEDTA、n(FeⅡ)/n(EDTA)]和操作条件(温度、氧含量、烟气流量、入口 NO浓度)进行了考察,并采用FTIR和Raman等表征手段对吸收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初始pH和CFeⅡEDTA对NO络合吸收量影响显著,液气比和n(FeⅡ)/n(EDTA)次之;温度和氧含量的升高不利于NO吸收,温度由30℃升高到60℃、氧含量从0%增至6%,NO络合吸收量分别降低了 71.69%、63.3%;而烟气流量和入口 NO浓度的增加对NO络合吸收量无显著影响。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pH 为 7、液气比为 2.87 L/m3、初始CF CfeⅡEDTA为 0.02 mol/L、n(FeⅡ): n(EDTA)=1:1、温度为30℃、无氧、烟气流量为900 mL/min,此时NO最大络合吸收量达到0.727 mol/mol,NO最大脱除率达到96.23%。FTIR表征结果显示,前驱体中FeⅡ和EDTA有效结合形成FeⅡEDTA是显著增强NO在溶液中溶解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FeⅡEDTA吸收NO宏观动力学研究,确定了 NO吸收的反应级数,并结合相关动力学参数数据,计算得到FeⅡEDTA络合吸收NO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k1的平均值为6.82×105 L/(mol s)、k2的平均值为2.54×109 L/(mol-s),增强因子β的数量级均为102。明确了在不同FeⅡEDTA浓度范围内,吸收NO过程的控制步骤,为探究FeⅡEDTA/(NH4)2SO3吸收还原脱除NO提供数据参考依据。最后,(NH4)2SO3的添加对FeⅡEDTA络合吸收NO和FeⅡEDTA(NO)中NO的还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延长并提高了 FeⅡEDTA高效络合吸收NO的时间,NO最大脱除率达到96.68%,且在600 min内NO脱除率维持在70%以上。同时,通过碱析和酸析对EDTA、Fe(OH)3、Na2SO4进行有效回收,回收率分别达到68.84%、83.1%、75.95%;剩余的EDTA铁铵盐用作感光材料、冲洗加工漂白剂和减薄剂,(NH4)2SO4作为化肥原料,废液得到有效处理和再利用。
其他文献
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前景,取决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是否充实、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是否强大。随着日新月异的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对人力资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96例,将病理学检查
目的为高危儿早期干预中采取感觉统合训练并探究其对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影响。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早期干预的高危儿76例为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朱温是我国五代时期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苦,为人慵惰、狡猾,但这样一个人居然成就帝业,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早年生活环境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他提供
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毒性强、迁移转化能力强、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易累积等特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界的焦点。湘江流域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