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病毒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基因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痘病毒(FPV)野毒和疫苗毒整合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全基因或基因片段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引起的生物风险分析已成为许多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研究FPV野毒和疫苗毒基因组中REV前病毒序列的整合情况,对山东泰安及周边地区的14个FPV野毒分离株和国内外不同厂家的5个FPV疫苗株进行了REV前病毒整合区基因PCR扩增、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4个FPV野毒株均整合了几乎全长的REV前病毒序列,这些序列之间高度同源,与美国分离的FPV毒株AF246698整合的REV序列同源性最高,与REV标准株同源性较低;但是,疫苗株仅整合部分或完整的REV-LTR序列,国产与进口疫苗株的整合序列长度不同,进口疫苗整合了486bp的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而国产疫苗整合的LTR片段普遍相对较小,仅为193bp。另外,与已报道的REV毒株相比,FPV野毒株整合的REV序列的env、gag和pol基因变异不大,但是LTR序列发生了明显变异,5’LTR长度为517bp,3’LTR长度为222bp,与国内外已知的REV毒株相比,这些整合株的3’LTR变异较大,其长度明显缩短。表明REV前病毒序列整合进FPV野毒株过程中经过了修饰,主要表现在两端的LTR序列发生明显变异、缺失,尤其是3’LTR的明显缺失。然而,疫苗株整合的REV-LTR序列虽然高度同源,且整合模式极其相似,均表现为U5区和R区全部丢失及U3区的部分丢失,未丢失部分在残余的5’LTR和3’LTR之间发生重排、缺失、突变、替换等变异现象,而且比野毒株整合的REV-LTR序列长度明显缩短。综上,所分离的山东部分地区的FPV野毒株均整合全长REV序列,整合毒株已成为FPV流行的优势毒株;疫苗株仅整合REV-LTR序列,且疫苗株的整合序列长度不同,进口疫苗整合了几乎完整的REV-LTR序列,而国产疫苗整合片断则相对较小。发生整合的FPV毒株的致病性变化,整合疫苗的安全性及对整合FPV野毒的免疫保护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关于疫苗整合REV-LTR序列长度不同,在疫苗效力、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收集的国内外5个厂家的FPV疫苗通过PCR和IFA方法,进行了传染性REV病毒粒子的检测,结果表明:5个厂家的鸡痘疫苗中有一株存在REV病毒序列,并且可以在感染细胞上检测到传染性病毒粒子。该REV的env基因序列与近期分离的REV毒株同源性很高,在99.9%~100%之间;与本试验分离的FPV野毒株整合的PFV-REV-env序列的的同源性均为100%。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鸡痘疫苗中存在传染性REV病毒粒子污染的现象,鸡痘疫苗中存在传染性REV,会造成疫苗接种过程中的REV人为传播,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疫苗生产厂家及养鸡场的高度重视,疫苗生产企业应严格使用SPF鸡蛋生产疫苗,疫苗产品必须严格进行REV污染的常规检测,养鸡场应严把接种鸡痘疫苗的质量关。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