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坐标的IP网络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许多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应用如应用层组播、最近服务器选择等,如果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主机之间的网络距离,将对提高它们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度量网络距离的网络性能参数时延、带宽以及丢包率等虽然可以按需求进行精确测量,但是大量的大区域端到端路径却使按需测量由于其昂贵的开销、时间花费以及带来的网络负担而变得不实际。为了协调性能优化和可扩展性之间的冲突,网络定位技术通过预测主机之间的网络距离来近似真实的测量值,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基于虚拟坐标的网络定位技术由于其简单有效的特点,更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IP网络定位技术进行了介绍,描述了网络定位的目的及其现状。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虚拟坐标的IP网络定位技术,分析了其基本思想,介绍了网络坐标系统设计过程及其面临的挑战。对于基于固定锚节点的网络坐标系统,讨论了锚节点的个数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关于锚节点的分布,当其数量较小时,目前的选取方法容易使其形成网络瓶颈,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锚节点选取机制。然后分析了网络坐标系统对锚节点数量的需求,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小化锚节点的网络坐标系统C-landmarks,并利用所提出的机制选取锚节点。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1)C-landmarks系统能够在准确预测网络距离的情况下减小系统的测量开销。2)在锚节点失效的情况下,c-landmarks系统仍能有效地预测网络距离,该系统能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3)所提出的锚节点选取机制能够使锚节点具有较好的分布,从而提高网络坐标系统的性能。   总体来说,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了一种锚节点选取机制。当采用较大数量的锚节点时,进行随机选取,简单有效;当采用较小数量的锚节点时(5-10个),所提出的基于聚类的选取方式能够使锚节点具有较好的分布,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在现有网络坐标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最小化锚节点的个数以减小系统的测量开销,并利用上述机制选取锚节点(C-landmarks)。C-landmarks系统减小了普通主机的测量次数,降低了测量开销;而所选锚节点的分布则保证了系统距离预测的准确度,同时也使C-landmark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物品供应链操作,商品跟踪和存货控制的技术正广泛受到关注。随着射频识别技术在物体标识方面应用的成熟,人们正在致力于兴建一个全
目前,基于嵌入式Web的远程监控系统在工业、水利、医疗设备、安保,电力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电信接入网设备依然采用安装客户端软件进行设备管理维护,本文针对某公司开发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据传输的需求已经超出了摩尔定律(总线性能要每三年才提高一倍)。目前PC机提供了多种板间高速总线接口,其中PCI总线以其开放的局部总线标准和突
随着3G、B3G和WiMax等技术的发展,无线数据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此环境下,无线终端以太网的应用和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ATI的Nucleus嵌入式操作系统和TI的OMAP平台在无线宽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超三代移动通信(Beyond 3G,B3G)的技术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址技术乃是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IP网络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信道中存在各种噪声干扰,因此信道编码对于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
20世纪80年代,普通医学CT的空间分辨率就已达到毫米量级,但仅能粗糙地满足宏观病理学诊断的要求。如果医学CT的空间分辨率提高到微米量级,即可显示细胞和组织的微细结构,从而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灾后救援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蓬勃发展。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相比,MIMO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大容量、低误码率、抗多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