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上颌单个前牙缺失患者,采用软组织水平种植体与骨组织水平种植体修复后的软组织美学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评价两类种植体在上颌前牙区的应用范围、成功率、美学效果及其他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种植治疗的85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共植入种植体85颗,其中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9.1±2.2岁,植入41颗ITI种植体;骨组织水平种植体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6.8±1.8岁,植入44颗Ankylos种植体。修复后3-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病例在戴牙时及随访时的口内正面照片,用PES指数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分析各自变化情况。结果使用PES指数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软组织水平组指数由戴牙时(基线期)的7.24±2.23上升到随访时(随访期)的9.6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2例,无种植体周围炎。骨组织水平组指数由基线期的7.68±2.19上升到随访期的10.14±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3例,种植体周围炎1例。基线期和随访期两组的PES各单项指数、PES总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均为100%。结论软组织水平种植体与骨组织水平种植体在修复体戴入后的半年内,上颌前牙区单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效果均有明显改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二者在前牙区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于前牙区种植修复,骨组织水平种植体似乎比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更易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效果受多因素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应该严格选择适应证、制定合理的外科手术方案及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