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和菌根菌混合接种对蓝莓幼苗促生抗旱的影响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Vaccinium spp.)作为浅根系植物对土壤水分养分吸收能力较差,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间歇式干旱已成为植物经常性面临的逆境之一,造成茎叶枯萎和果实减产等问题。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土壤中较为常见的共生真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icoid mycorrhizas fungi,ERMF)是典型的杜鹃花科植物形成共生体的内生菌根菌。为探究杜鹃花类菌根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在蓝莓根际的不同比例混合接种对植物的促生抗逆是否具有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其作用是否呈线性关系。本研究通过干旱胁迫实验,从前期研究蓝莓根系中分离鉴定的5株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和5株杜鹃花类菌根真菌进行干旱胁迫筛选出两株抗旱性较强的菌株,以南高从“奥尼尔”蓝莓为供试寄主,设计了单接种DSE真菌(D)、单接种杜鹃花类菌根真菌(N)、两种菌1:1剂量混合接种(D1N1)、1:2剂量混合接种(D1N2)、2:1剂量混合接种(D2N1)和不接菌(CK)六种处理。接种两个月后对蓝莓的生长状况、植株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再进行不同干旱胁迫实验,设置正常水分(T1)、轻度干旱(T2)、中度干旱(T3)和重度干旱(T4)4个梯度,探讨接种后蓝莓水分生理、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结果表明,DSE真菌D79(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D65(Phialocephala fortinii)、杜鹃花类菌根真菌N12(Oidiodendron citrinum)和N07(Acephala sp)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小。其中D79和N12共生抑制率最小,用于后续接种试验。对菌株的功能活性测定表明D79和N12均具备溶磷解钾和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能力。混合接种D1N2溶磷能力最高,D2N1解钾能力最强,D1N1分泌的IAA含量最高。(2)D79和N12单接种和混合接种均能促进蓝莓的生长,其中混合接种D2N1促生效果最好,优于单接种和未接种。与CK相比,蓝莓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45.61%、82.35%、120%、109.09%、119.23%和190.35%,但各处理间主根长无显著差异。(3)单接种和混合接种不同程度提高了蓝莓对营养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混合接种处理苗木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接种,全氮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均能提高蓝莓根际土壤酶活性,加速了土壤中氮磷钾的释放。其中D2N1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大,D1N2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蓝莓生长状况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及菌株溶磷解钾产IAA能力之间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系。(4)不同干旱胁迫对蓝莓的生理指标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叶片SOD酶活性随干旱胁迫的加重呈先升后降,叶片电导率、MDA含量则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水势呈持续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混合接种蓝莓幼苗整体上的抗旱效应均优于单接种处理。通过隶属函数对抗旱性分析得出N处理和所有混合接种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具有最高综合隶属值,混合接种形成的共生体在中度干旱下能生存良好,抗逆性较强。综上,根据接种后蓝莓植株生长状况、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变化来看D2N1处理对植株的促生效果最佳,其次是D1N2、D1N1,表明混合接种促生效应均优于单接种和CK处理。各处理形成的菌根化苗木应对不同干旱胁迫的生理水平响应来看,D1N2和D1N1处理可显著增强蓝莓的抗旱性。DSE真菌C cladosporioides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O citrinum以1:2比例混合接种对于提高蓝莓生长及抗旱性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岩溶地区城市扩张过程中大量喀斯特锥状或塔状的孤峰和峰林被人为主导的城市基质所包围,形成城市遗存山体生境,是该地区城市本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资源。虽然城市化对城市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对残余生境、尤其是依托城市遗存山体而存在的残余生境植物多样性的研究非常薄弱。城市基质特征对城市遗存山体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如何?整体水平和哪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对城市基质
贵州省兴仁市滥木厂汞铊矿是国内典型伴生As、Sb类金属的Hg-Tl矿床,该矿区开采铊矿和汞矿至今已有300多年开采历史,在矿产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采冶废渣、尾矿、废石等废弃物(以下统称汞铊矿废弃物)长期大量露天堆存在环境中,经过强烈的风化和雨水淋溶作用,汞铊矿废弃物中Hg、Tl、As、Sb等大量高毒性污染物持续进入到周边及下游土壤、水体环境中,对周边的人群健康及环境生态造成潜在危害。因此,有
随着城市剩余污泥及水稻秸秆产量的大幅增长,其无害化和高效资源化处理处置备受关注。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技术作为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既能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稳定化处理,又可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因此针对剩余污泥单一消化效率低、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选用籼稻、粳稻和糯稻这三种主要品种的水稻秸秆与剩余污泥展开联合厌氧消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颗粒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情绪障碍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19年01月-2020年01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心内科门诊、住院部中具有起搏器植入术且合并情绪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积极常规对症处理。实验组加用调脾护心颗粒,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冲服,疗程12周,12周后评价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相关的指标(左室舒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水文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内涝治理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近些年的城市内涝治理工作中,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情景模拟的内涝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以福州市仓山区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城市内涝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相关经验,建立了仓山区城市综合排水模型。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管网质量检查和概化后的管
学位
在结构和功能器件小型化趋势的驱使下,有关微、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不同于块体材料,因此近年来有关材料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研究已引起材料研究者极大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对象为多晶材料,鲜有单晶材料尺寸效应的报道。本文选取了[345]单滑移、[233]共面双滑移和[111]多滑移取向面心立方(FCC)铜单晶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它们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及其
囊螨科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中气门目Mesostigmata,革螨股Gamasina。该科物种丰富,生境多样,分布广泛,多数种类营捕食性,是潜在的生物防治资源。目前全世界共记录囊螨科43属964种,中国记录14属127种,占世界的13.17%。本论文共鉴定描记中国西南地区囊螨科13属32种,其中2个中国新纪录属,1东洋区新纪录属,1中国新纪录亚属,22新种,4个中国新
学位
目的:通过制备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子模拟中药汤剂中的多糖微粒体系,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粒径纳米粒子对小檗碱(Berberine,Ber)经Caco-2细胞摄取/转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以水溶性CS为原料,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不同粒径的CS纳米粒子,使用激光散射粒度仪检测粒子粒径与电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形貌;(2)以Transwell建立Caco-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