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素样小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翻译后修饰体,与泛素有类似的结构和修饰过程。SUMO修饰又称SUMO化,它不像泛素化介导蛋白降解,而是发挥着从影响亚细胞定位、核内转运、染色体组稳定性到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能力及转录活性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UMO家族最重要的成员是SUMO1,为了深入研究,本实验成功找到了该基因的干涉方法。本实验首先进行了SUMO1基因的转录本分析、SNP分析,针对备选区域,通过Thermo Fisher公司在线设计软件及人工筛选,获得了8个候选靶点(6个在ORF区,2个在3’UTR区)列。根据每个靶点及对照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退火后形成带有接头的DNA双链,直接构建入含有H1、U6双启动子的RNA干涉载体GFP-HU中。另提取人源293FT细胞RNA,反转录出SUMO1的ORF区及3’UTR区,将其构建入pGL3-Control载体中,以期获得SUMO1和萤光素酶的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完毕后,进行外源SUMO1表达干涉实验。将HA标记的SUMO1与干涉载体共转染细胞, Western Blot分析各载体对HA-SUMO1表达的抑制。将pGL3-Control-SUMO1 ORF/ORF+3’UTR与干涉载体共转染,借助双萤光系统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进而判断各载体的干涉效果。又将DsRed- SUMO1融合表达载体与干涉载体共转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亮度。各项实验结果存在差异性,但总体而言针对293位点的载体对外源性SUMO1的表达有极显著的敲降作用。最后直接转染干涉载体,用针对SUMO1的多克隆抗体进行内源性SUMO1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再次证明GFP-HU 293有显著的干涉作用。SUMO1基因的成功干涉为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