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C-RS的流星余迹通信自适应传输系统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通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纠错码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纠错码已成为抗干扰通信的一门标准技术而被广泛采用。近年来传统的固定速率编码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高速通信系统的要求,本文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原理及信道特点,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编码机制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根据流星余迹信道能量随时间呈指数变化的规律,在系统误码率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实时估计出的流星信号接收信噪比,动态地改变系统TPC-RS编码的码率冗余,实现信息速率的自适应变化,有效提高流星余迹信道的利用率。本文介绍了自适应编码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参数,着力推导了基于信噪比估计的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自适应编码变速率门限。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在相同信道条件下,采用自适应编码较固定速率编码效率传输在误码率为2 ? 10?4时可获得3.68dB的系统增益,数据通过量提高了一倍。同时野外开环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使得视频压缩编码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实际通信应用中,还需要对视频编码的速率进行控制。速率控制是视频编码和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普及,用户和服务内容的爆炸式增长,云计算也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安全性、可用性和性能等。在云计算中,用户对存储于服务器中的数据和计算缺乏控制,对于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网络系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具有能量受限、容易被捕获等特点,所以无线传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以公用网络,尤其是Internet为基础,综合运用隧道封装、认证、加密、访问控制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为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合作伙伴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结构及应用也日趋复杂,面临的漏洞和威胁也愈益增加,如何对获取的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其准确且直观地表述出来,为网络的管理者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