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东南濒临长江,西接大别山山脉,北依江淮分水岭,东北邻滁河流域,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巢湖流域总面积为13350km~2。巢湖在晚更新世就开始沉降形成雏形,至晚更新世末即奠定了巢湖的基本形态。据考证推测,古巢湖湖面积约2000km~2,而现今面积仅有约800km~2。巢湖岸线变迁也十分迅速。 本文通过对遥感影像的数字图像处理,结合地形图、地质图、古遗迹点分布状况等资料,并在野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巢湖最大岸线范围、湖泊外流泄水通道以及对次一级小流域柘皋河流域人类活动的遗迹点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1)通过对landsat图像的处理,分析各波段之间相关系数及地物光谱特征曲线,得出在巢湖地区TM4和TM7对土壤含水量较为敏感,利用它们在ERDAS中建立model可以较好的提取土壤含水量等信息。在spot图像中由于缺少蓝色波段,利用蓝色→XS1,绿色→(XS1+XS2+XS3)/3,红色→XS2,可以很好的合成真彩色图像便于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为目视解译遗迹点提供基础。 (2)巢湖现今10m等高线即为湖泊曾经最大范围,并且湖泊面积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在高温湿润时期湖泊扩张,低温干冷时期则湖泊收缩,并且古人类活动对气候变迁和湖泊张缩有很好的响应关系,湖泊扩张人类活动范围受到挤压,湖泊收缩人类活动范围扩大。 (3)巢湖现代岸线崩塌严重,尤其是受断裂构造因素影响地段,此外岩性,气象及人为因素亦是主要成因,对崩塌岸线的治理不能盲目抛石护坡等,应该采取合理控制水位,新建绿化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