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国并购中看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事件层出不穷,数量之多,斥资之巨,规模之大,为历史所罕见,又一次掀起了席卷全球的并购浪潮。1995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达1866亿美元,首次超过“绿地投资”,占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56.2%,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0年跨国并购金额为11440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90%。与前四次全球并购浪潮有所不同,在本次并购浪潮中,虽然仍保持以国内并购为主、跨国并购为辅的特征,但是跨国并购的数量和规模已有了较大规模的增加,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外资的行业准入,斥巨资进行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大规模并购成为近几年并购市场的亮点,并成为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并购将随着开放速度的不同,在不同的行业中先后展开。中国入世后,与往年隔岸观火般坐而论道不同,全球并购的刀光剑影正在渐行渐近,强劲地调整着中国企业的资本战略和经营形态。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中重点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在分析跨国公司进行并购行为时所使用跨国并购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并购理论的新解释,以及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与述评。 第三部分首先对制造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然后就是对制造业跨国化发展的方式,即是跨国并购还是新建进行了比较。对跨国并购优缺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制造业跨国并购的可行性。接着对国际制造业跨国并购的决策从财务与模型两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第四部分则是进一步对制造业的跨国并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在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跨国并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讨论了引入跨国并购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特别是四部委2003年4月颁布实施的外资并购的新规定,预示着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外资并购的春天。接着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利用外资并购的同时,开放、竞争应是制造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国近两年来吸收外资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以并购方式实现的FDI却只占到了总额的5%,这与世界上跨国投资80%以上依靠并购实现存在很大的不同。最近,中国政府在外资并购方面做出了新的动作,陆续出台了一些外资并购的有关《从跨国并购中看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政策法规及其规定,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外资开放的决心。2003年外资并购境内企业高层论坛的举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方式。但中国目前还鲜有较成功的外资并购案例,而且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对这一问题的跟踪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故本文作者是带着饶有兴趣的心情去探索这一问题的。文中不少内容是融合了不同角度的知识而做的大胆的探索、推理和创新,所以一定存在不少的缺陷,但是研究角度的新颖性会使本文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胜公司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提出的背景,接下来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及信息化规划的基本理论,介绍了SST法、CSF法、BSP法等系统规划方法,并把上述理论和方法与长胜公
水分测定已经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同行业对水分定量测定有不同的测量要求和测量方法。在药品检测过程中,对于不含有或含有少量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的水分含
热力发电厂的气管、水管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管道系统内悬吊点的热位移很大,可达几毫米、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为了避免管道系统产生危险的弯曲应力及不利的应力转移,要求采
建立了空中造楼机阀控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器并进行MATLAB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与常规PID相比,控制调节时间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在车辆导航方面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有必要对其发展脉络做较为全面的梳理。着重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重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对人甲状腺细胞功能影响的信号传导机制,初步揭示TSAb致Graves’病(GD)的分子机制。方法:1、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TSAb对原代培养人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激励理论的研判和激励方法、技巧的剖析,在总结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原有激励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
以颗粒热传递模型为基础,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在Win2000 Visual C++6.0平台下开发了旋转管排式干燥机干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实例证明,该模拟软件是方便、有效、可靠的
从乳中分离出产脂肪酶活力较大的菌种,该菌种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Rodamine B培养基中产生较大的荧光圈,即产酶活力较大。该菌种最佳生长温度为30℃左右,最佳生长pH值为7.0左右。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由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青岛康通海洋纤维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海藻纤维制备及深加工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项目鉴定会。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