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国二十世纪现代小说的先驱,以及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核心成员,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远航》、《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海浪》和《奥兰多》等早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本文重点讨论伍尔夫在其小说中塑造的异域他者,旨在揭示其异域他者的特征;以及伍尔夫怎样从异域他者身上吸取新的艺术活力,借以革新艺术形式。同时,伍尔夫对异域他者的塑造也折射出她的政治信仰和美学原则。这篇论文主要以“他者”理论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伍尔夫小说中的异域他者形象,主要包括三个章节以及引言和结语。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依据,简要介绍了“他者”理论和“形象学”。主要包括爱德华·萨义德对“他者”的定义以及“形象学”中对“异国形象”的相关分析一“异国形象”就是一种对“他者”的描述。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伍尔夫小说中的印度、南美洲和俄罗斯形象,探讨了这些帝国视野下的他者形象的蛮荒性和颠覆性。难以彻底摆脱殖民视角的伍尔夫在小说中塑造了精神上盲目无知、原始落后、充满异域情调的他者形象;反过来,这些异域他者又对英帝国文化,文明和政治地位构成了一定的颠覆性。第三章通过介绍伍尔夫对英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批判,分析了艺术家奥兰多和莉莉的艺术创作过程,揭示了伍尔夫小说中异域他者的新奇性和边缘性。传统的东方艺术为伍尔夫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赋予她灵感和开阔的视野,从而为传统的英国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现代主义文学早期,伍尔夫矛盾的自身定位使其小说具有了边缘性。总之,从伍尔夫对异域他者的塑造来看,异域始终是作为英国文化的对立面,作为“非我”和“他者”而出现的,其中包含着想象和虚构,传达着英国人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欲望。影响伍尔夫心目中的异域形象的,主要不是异域国家或文化的现实,而是英国自身的问题、需要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