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协调发展依赖于区域内人力、资本、技术和产品市场等多要素间的相互配合,创新发展则与研发投入强度密切相关,某一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又内生于该地区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江苏省内的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来始终位于我国前列,但却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协调发展依赖于区域内人力、资本、技术和产品市场等多要素间的相互配合,创新发展则与研发投入强度密切相关,某一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又内生于该地区企业所处的营商环境。江苏省内的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来始终位于我国前列,但却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创新活力不高、投资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省营商环境与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聚焦省内营商环境(市场化)影响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问题,明确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工作着力点。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中市场子环境和企业研发投资的概念内涵作出界定。鉴于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时间连续性,本文以营商环境中市场子环境为侧重,结合企业创新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制度创新理论,分别从人力资本、金融市场、区域创新和产品市场这四个方面分析其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作用机理,据此构建出包含劳动力要素市场环境、资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要素市场环境与产品市场环境四个分维度的营商环境(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下设8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8-2017年营商环境(市场化)及其四个分维度作出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得分纵向分析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横向比较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并分别从省级和市级层面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相关情况作出统计分析。为从企业微观视角进一步探究营商环境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以上述得到的各地级市营商环境(市场化)及其四个分维度评价得分为自变量,运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环境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并经分样本回归分析了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大小对该影响效应产生的作用。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市场化)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优化、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各城市的营商环境(市场化)得分平均排名按照苏南、苏中、苏北分区域式的递减分布,且部分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在分维度上表现差异明显;二是江苏省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情况、经营状况、创新成果近年来趋势向好;三是江苏省营商环境(市场化)的改善能够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对营商环境(市场化)的改善感知更为敏锐;四是江苏省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市场环境对省内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而产品市场环境产生的效应虽为正但不显著,且企业产权性质和规模大小会对该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加强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引导高质量人才流向研发部门;强化金融市场服务功能,提升企业获得外源融资便利性;优化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优化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畅通市场需求升级的反馈渠道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1998年中国开始实行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自此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贡献良多。但近年来因国内外经济低迷,同时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增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先后多次货币供给量过大,造成国内居民呈现消费不足和房地产价格过高,这些因素现已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货币、股票和房屋等资产价格的波动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呈现显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的创生成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日趋融合的知识,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必然是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储备的、具备跨学科思维和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然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跨学科教育已然是大势所趋。我国跨学科范式革命发展晚,当前国家和高校的关注重点都在于跨学科研究上,而跨学科教育则更多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也面临着不断的优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供给上的作用日益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强大的工业体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因此在新的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以应对新的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工科学校必然应该且必须受到关注。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对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和监控的典型评价方式,是提升评价水平、检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关系语文教学的成败,在高中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总是收效甚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驱动以及新课改以来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都在呼唤个性化阅读教学这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理念。为此,本研究以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分别进行概述,通过对新疆伊犁地区某中学学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文旅融合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为课程和教学目标带来了相应的变化,进而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服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路径。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本研究选择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行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遇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大众对大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一隅,而要调动各方力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场域育人。宿舍作为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域之一,在发挥其居住功能和管理功能之外,教育功能也逐渐被发现和重视。宿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品质塑造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综合理论研究、国外宿舍教育经验以及我国当
2018年9月14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前进的方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社会要关注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残疾人美好幸福的生活,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做己任。在呼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残疾人事业,各级单位履行职责时,广大残疾人要自觉抓住奋斗时机。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在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上责无旁贷
本文主要从语义和修辞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尘”及其参构语词,兼析《全唐诗》中的“尘/尘”。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概述“尘”及其参构语词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成果较少系统梳理“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也较少从修辞角度探讨特定语用环境中的“尘/尘”的语义,据此选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依据辞书释义尝试梳理、归纳出“尘”的8个义项:尘1(尘土,灰尘),尘2(蒙尘,污染),尘3(人间,俗事),尘4(踪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SOLOMO模式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SOLOMO模式的出现不仅仅对人们传统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而且也对于读者在信息资源的获取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SOLOMO在社会各界的广泛使用,图书馆界也注意到了这种模式的影响,并积极的探讨如何将SOLOMO运用在公共图书馆中,希望这种模式在改变传统的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单向互动方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合理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增加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流入。但是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存在全球国际投资积极性降低的外部威胁,以及行业部门引资结构失衡的内部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