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生本身不佳的成长状况,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缺陷,使他们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速发展变化的职业环境时,惶恐不安、无所适从。为了改变这种情形,生涯教育被实验者作为一种应对良策使用于教育实验中。这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追捧的教育策略,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生涯能力,并建立个人的生涯形态。特质论、类型论、Roe的后期理论,特别是Super的生涯发展教育理论对生涯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也是本实验的重要理论依据。实验者运用自编的“生涯发展教育”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对中职生进行课程教育实验,发现“生涯发展教育”比“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在帮助中职生提高自尊自信、自我概念上,在确立生活的意义和目标、进行生涯规划与搜集职业资料的能力上,在课程的兴趣和课程目标完成上,经SPSS数据分析,都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P<0.05);在工作价值观上,两者的效果都不明显(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显示高度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中职生中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效果良好,但也存在工作价值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研究的结论为:生涯发展课程为改变中职生在校学习的状况和未来生涯发展的状况提供了有效帮助和指引,帮助他们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生涯发展教育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本实验结论表明“生涯发展教育”适合在大陆中职学校开展,本研究对生涯教育和专设的生涯发展课程的本土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提高中职德育针对性、实效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工作价值观的培养需进一步探索新的策略。针对实验情况,该报告指出了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呼吁在中职生中广泛开展生涯教育,用生涯发展教育课程取代《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并继续开设后续的生涯教育课程,改进中职德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生涯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