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伴或不伴腭裂的唇裂(Cleft lip,CL)是整形外科、口腔颌颂面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全球平均发病率为0.2‰-2.3‰。单侧唇裂是双侧唇裂的发生率的9倍。关于单侧唇裂的治疗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90年,由最初的直线拉拢缝合技术到现在的旋转推进技术及其改良技术,单侧完全性唇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UCCP)I期修补术后都会遗留一系列的唇鼻畸形问题,相对而言,II期手术唇部的功能与美观效果能较好恢复,鼻畸形修复美观效果欠佳,UCCP术后鼻畸形修复手术方式多样化,以自体软骨移植或假体移植应用常见,但目前没有公认的最佳修复技术。自体软骨移植或假体移植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生物仿生学、力学原理、解剖亚单位等概念的发展,手术器械不。断精细化,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不需要自体软骨或假体植入的解剖学修复方式,成为了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新的选择方式,这可能成为今后唇裂鼻畸形修复新的探索方向,但关于解剖学修复效果的报道较少,评价方式主要以直接测量或单纯主观评价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三维扫描系(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 system,3DSS)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数据采集计算工作,例如牙套制定及汽车零件加工等。整形外科颌面部软组织手术效果评估以往常常依靠主观判断或者直接人体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由于软组织的触摸易变形性,可重复操作性差、误差大,三维扫描技术提高了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便捷式3D扫描仪是三维扫描技术的新产品,具有精度高、可重复测量、采集速度快、操作灵活,携带方便、安全无害等优点,可进行长度、角度、体积、坐标等方面的测量,目前已经应用于耳廓支架制定、脂肪填充的效果评估等方面,但鼻部手术的应用较少。目的:1.拟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解剖学修复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2.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解剖学修复的鼻通气改善情况、安全性、满意度评估。方法:选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的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3D扫描仪进行患者术前、术后6-12月随访时颌面部影像资料收集,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鼻形态及对称性改变,评估手术美学效果;通过NOSE评分评估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鼻通气改善情况;通过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手术安全性;通过患者术后鼻形态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手术满意度。结果:1.患侧鼻形态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前、术后鼻对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健侧鼻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孔高度、鼻孔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术后鼻通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参与该研究的4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上唇部切口愈合不良,经多次换药后瘢痕愈合,抗瘢痕注射治疗后效果满意;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1/45)。4.参与该研究的患者,术后对于整体鼻部形态满意度高(95.6%)。结论:1.三维扫描技术精度高,采集速度快,增加了测量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便于获取鼻形态长度、角度及面积等类型的数据,为鼻形态测量及鼻畸形治疗美学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方法。2.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解剖学修复手术效果好、安全性佳、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