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二黄斑叶蝉Arboridia koreacola Matsumura (1932)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葡萄二黄斑叶蝉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分布与寄主情况、生物学特性、种群发生规律,空间分布型、黄板对葡萄二黄斑叶蝉成虫的诱杀效果以及葡萄园害虫(螨)与天敌的种类。明确了葡萄二黄斑叶蝉在关中地区葡萄园的种群发生规律、年生活史、生活习性、空间分布型,比较并确定温室葡萄园和大田葡萄园不同黄板类型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越冬代成虫的诱杀效果,探索了不同悬挂黄板高度、不同悬挂黄板密度、不同黄板颜色分别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的田间普查和寄主葡萄品种调查,该虫在陕西关中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尤以杨凌地区危害相对严重,寄主葡萄以鲜食葡萄品种巨峰危害最为突出,对酿酒品种赤霞珠、野生葡萄也有危害。2.葡萄二黄斑叶蝉在陕西关中地区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杂草、落叶、墙缝、土缝中越冬,葡萄园附近的苹果园、桃园、梨园等也有部分越冬成虫。越冬成虫体色较深,于翌年4月葡萄发芽展叶期陆续转移至葡萄上取食为害。3.葡萄二黄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成虫较易区分代数,除第一代若虫、成虫发生量大且较集中外,其后各世代重叠严重。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发生期,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第二代成虫发生期,7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第三代成虫发生期。10月中下旬气温降低,种群数量迅速减少,成虫开始越冬。4.成虫有黄白和红褐色两型,越冬成虫均为黄白色。若虫共5龄。5.葡萄二黄斑叶蝉种群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个体间相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且种群密度随时序动态变化呈现出扩散-聚集-再扩散-再聚集的规律。6.三种不同黄板分别对温室和大田葡萄二黄斑叶蝉越冬代成虫的诱杀效果:两种市售黄板(北京中捷黄板和浙江台州黄板)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好于自制黄板。温室黄板诱杀葡萄二黄斑叶蝉越冬成虫效果比大田黄板诱杀效果好;但大田黄板诱杀其他种类昆虫的效果比温室效果好,温室环境是葡萄二黄斑叶蝉的最佳越冬场所。7.不同悬挂黄板高度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为:120cm>90cm>30cm>60cm>150cm,黄板最佳悬挂高度在葡萄植株的中下部位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最好;不同悬挂黄板密度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20块/亩>30块亩>10块/亩,在葡萄园中悬挂黄板数量在20/亩块-30块/亩的范围最佳;不同颜色黄板对葡萄二黄斑叶蝉的诱杀效果:正黄>米黄>荧光绿>土黄>橙黄,选择悬挂黄板颜色时,优先考虑正黄色黄板,其次是米黄色黄板.8.调查发现葡萄园害虫(螨)共有123种,昆虫纲5目39科76种,蛛形纲2目2科2种;葡萄园天敌昆虫有42种,昆虫纲6目11科29种,蛛形纲1目8科13种;中性昆虫1目1科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