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流能力ZnO压敏电阻器的制备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压敏陶瓷的导电机理;介绍了压敏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产品在能量耐受能力等大电流特性方面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表明优化组分、改进工艺是提高通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部分对现有工业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方式的球磨、造粒、成型及烧结等工艺的优缺点及其对氧化锌压敏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明确了各制备环节的优化方式,确立了一条可行的研究技术路线。   系统地研究了SiO2掺杂对氧化锌压敏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50℃烧结,SiO2掺杂量为0.5mol%的样品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系数(α=52)和很小的泄漏电流(IL=23.4μ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少量SiO2掺杂(≤0.5mol%)可以促进ZnO晶粒均匀生长。   研究了成型、喷雾造粒技术以及高阻层涂敷工艺对氧化锌压敏陶瓷通流能力的影响。采用等静压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大尺寸样品(φ60mm)的密度分布均匀性,提高微结构的均匀性,使通流能力从80kA提高到100KA;此外,改变前驱粉体的造粒工艺使小尺寸样品(φ32mm)的通流能力从45kA提高到65KA。   本文对SnO2压敏陶瓷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研究表明,Ti4+离子掺杂,可以提高压敏电压和非线性系数,掺杂浓度为3wt%,烧结温度为1250℃时样品具有最高的梯度电压(EB=1169V/mm)和非线性系数(α=56)。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的角度对TiO_2进行掺杂改性,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了高活性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TiO_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TG)、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面接触角测量仪等多种检测手段对薄膜的形成、形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光催化改性的微观机理,寻找制约光催化效率的本质原因,为高效光催化
<正> 随着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战略性调整阶段,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对存储器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输速率的要求也在增长,需要开发更高容量、更高访问速度的存储系统。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是设计全息存储器的动态读出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寸材料。其结构类似于石墨烯片层卷成的无缝、中空管,并具有很大的长度与直径比,可以看成是准一维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得它在
量子信息是一门把量子系统作为信息的载体来处理信息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处理可以完成经典信息处理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优势来源于量子资源的特殊性质。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量
基于自适应脉冲整形技术的选择激发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飞秒CARS已经广泛应用在相干控制化学反应、生物显微成像以及光谱测温等领
近些年来,由于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和城市供暖燃煤所致,城市空气污染气体中的CO含量持续上升。而其中机动车增长又是CO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整个城市CO排放量的80%是由机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介电各向异性的颗粒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理论计算证明了可以通过调节体系的各向异性,颗粒的微结构(颗粒的壳层厚度以及颗粒的形状),组分的体积分数等
本论文以层状钙钛矿结构铁电材料BiTiO(BIT)和SrBiTiO(SBTi)的共生结构(BIT-SBTi)为研究对象,研究A、B位掺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铁电、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对材料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材料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因而在全固态短波长激光器、三维立体显示、激光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