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大一新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和心境两项中介变量如何对学生身心健康(身心困扰、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产生影响。在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揭示了各测量变量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 1)抑郁、焦虑和躯体化未进入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差较大,不适合测量大一新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困扰进入结构方程模型,标准差适中,适合测量大一新生的身心健康。 2)生活事件和身心困扰关系之间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日常琐事通过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再通过消极心境,才影响新生的生理反应:日常琐事要通过积极应对才影响女生的认知评价,主要生活事件要通过消极应对才影响男生的心理困扰。 3)生理反应测量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生理反应多于男生,其他变量的性别差异都不显著。 4)消极应对越多,新生的消极心境和心理困扰越多;积极应对越多,新生的消极心境越少,而积极心境越多,认知评价的水平也越高,从而说明积极应对能促进身心健康,而消极应对只能使烦恼增多。 5)消极心境对大一学生的生理反应有直接、间接双重影响,与身心困扰的产生关系密切,而积极心境对大一学生的身心困扰没有显著影响,并且发现积极心境不宜作生活事件/身心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从而说明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的关系,不是同一性质连续体的两端,而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维度。女生的积极心境很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而男生对积极心境的控制能力较强。 6)本研究中的变量对心理困扰做了较好解释,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是新生产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男女学生心理困扰的产生机制存在差异,男生对自己心理困扰的控制能力较女生强,而女生的心理困扰较多受外界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