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虽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是当其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失去活性,导致EGCG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纳米脂质体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可以阻断外面的溶液进入内部,能保护载药,提高载药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采用纳米脂质技术,将EGCG制备成EGCG纳米脂质体,研究最佳的制备方案,评估稳定性,并研究EGCG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学功能,最后探索其对鳕鱼的保鲜效果。具体结果如下:(1)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EGCG纳米脂质体,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获得最优的制备方案:脂胆比为4,EGCG浓度为4.88 mg/m L,吐温-80浓度为1.08%,旋蒸温度为34.5℃。此时,所得的包封率最高,为85.79%±1.65%,粒径较小,为180.2 nm±4.3 nm。(2)研究了不同的外界环境对EGCG纳米脂质体泄漏率和粒径的影响,来探索其稳定性。结果证明,高温和酸性环境对脂质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接触。超声时间增加会导致泄漏率上升,但同时会降低粒径,应控制好超声时间。模拟胃肠液实验表明,纳米脂质体能保护EGCG免受胃蛋白酶等的破坏,EGCG纳米脂质体稳定性处于可接受水平。最后,研究EGCG纳米脂质体膜的氧化程度,30天内氧化不明显,结构较稳定。(3)通过抗氧化、抗菌、抗癌三个实验,探索了EGCG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学功能。在对海白虾的氧化研究中,EGCG纳米脂质体有效的减缓了MDA值的增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抑菌试验,证明了其对腐败菌和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和AO/EB法对NCI-N87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中,证明了EGCG纳米脂质体有抗癌作用,且效果优于EGCG。(4)从化学(p H、MDA、TVB-N)、物理(感官评价)、生物(菌落总数)三个角度研究EGCG纳米脂质体对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的保鲜作用。实验表明,EGCG纳米脂质体能有效的减缓鳕鱼p H、MDA、TVB-N值的增加,减慢了鳕鱼感官性状变坏的速度,抑制细菌的繁殖。较EGCG,EGCG纳米脂质体对鳕鱼的保鲜效果更加明显。最后制备了EGCG纳米脂质体可食用膜,初步验证了可食用膜在抑菌效果上的优势,为未来发展可食用保鲜膜做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