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国家、区域和企业间的竞争已体现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目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链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链断环、孤环较多,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系统学、管理学、技术创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相关理论,采取了文献综述法、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模式及其政府行为。这一方面弥补了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理论上的空白之处,另一方面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产业链技术创新涵盖了从知识创新、研究开发、生产开发到市场开发、技术扩散的一系列过程,主要通过市场需求拉动机制、技术推动机制和传导机制来实现。该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自组织性、市场导向性和政策诱导性、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传递性和累积性的特点,不同于其他企业层次或国家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分为产业集群创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和重大科技专项三种。每种模式都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产业链技术创新。企业是产业链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政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宏观调整、政策引导、协调管理监督等。政府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科技及服务和文化教育四个方面。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不同环节和不同模式中,政府发挥作用的行为方式、角色有所不同。论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对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创新的主要三个主体——L游企业、下游企业和政府进行了分析,指出产业链技术创新长期发展的趋势是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且政府会介入其中。以武汉市为例,对其产业链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论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式评价了武汉市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和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内细分产业链的技术效率。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f市在九个城市中排名第七,技术效率较低,说明其未来应重点提高技术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产出。武汉市部分产业链中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技术效率最低。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市产业链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强化产业链技术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创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