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精神之暗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诗史上,曾卓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包孕着伟大的博爱情怀、崇高的牺牲精神、沉痛的忏悔心绪和乐观的理想希望,这些特质与基督教文化精神有着一定的相通性,或者说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卓及其诗歌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众多的研究文章中以其诗作中所体现出的博爱、牺牲、忏悔与乐观等精神内涵来探讨曾卓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精神之暗合的论文还没有。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做全新的尝试,透视曾卓诗歌中的精神内涵,以揭示它与基督化文化精神的暗合,力求在相对合理的阐释中为曾卓诗歌研究提供另一种向度的可能。这是本文自身的独到之处,亦是本文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可弥补在曾卓诗歌研究上的不足。本文主要立足于曾卓创作的大部分诗歌文本,将曾卓置于其生存与创作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对他诗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作系统分析与整体观照,试图揭示曾卓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暗合及其原因:第一部分,考察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吸收和转化,界定本文中“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具体内涵。第二部分,分析曾卓诗歌中传达出的博爱情怀、牺牲精神、忏悔心绪、乐观的理想希望,揭示它们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暗合。第三部分,从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身世经历的角度探讨曾卓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精神暗合的必然性。
其他文献
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取代黑格尔哲学的伦理因素,创立了自己的社会管理理论。他认为必须铲除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但同时又必须保留并改造市民社会,以之作为新的社会有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填充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乳牙根尖周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Vitapex组)和对照组(ZOE组)各28例,进行两种糊剂的根填充治疗,术后半
语言与身份研究涉及两种重要的话语分析手段:会话分析和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两者有着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视角。前者从会话的微观细节入手自下而上地分析话语与身份的关系,强
微信不仅是全新的社交工具,更是一个新兴的传播平台。广播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信息传送和接收工具,在移动网络化的环境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与新媒体
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2010年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上海赛区比赛的教学录像,试图探讨上海地区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影响几乎波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在新媒体的冲击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得到创新和发展是当前广
外语需求分析经近50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遗留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为突破口,以其六大特性为主线,进行了理论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壳寡糖(COS)和鸡源屎肠球菌PNC01(PN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肉鸡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选取1日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AA公雏560羽,采用2(LPS刺激/非LPS刺
文章统计分析2004年至2017年影响我国海域的台风,并着重分析近年来北上台风以及台风“达维”的影响,以期为渤海湾台风的预报服务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