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实验研究通过检测受试者不同坡度下的身体平衡状态,分析坡度的改变对于下肢髋、膝、踝关节平衡能力的生物力学影响,并将曲度这一测量指标应用于对下肢各关节活动情况的评判与量化。 研究方法: 选取20名健康年轻男性参与测试。使用六自由度平台(直径2m)作为运动模拟平台,设置4种坡度:-5°,0°,5°,10°。通过在不同倾斜角度下进行星型偏移平衡测试,使用 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时空参数与下肢相关标志点三维坐标数据来计算星型偏移平衡测试结果与曲度。 研究结果: 在正前方向上,当坡度为负值时星型偏移平衡测试结果与平地相比显著性增加(p<0.05);当坡度为正值时,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曲度随着坡度增加而显著性增加(p<0.05),坡度为负值时,膝关节的曲度与平地相比显著性增加(p<0.05)。曲度相比于星型平衡测试仅用伸展距离评估平衡能力,能够更好的反应不同坡度下下肢关节所出现的差异。 研究结论: 当坡度为正值时,倾斜角度对机体平衡的影响不大,但髋关节及膝关节曲度随倾斜角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为负值时,机体的平衡能力相对于无坡度是明显降低,同时膝关节曲度较无坡度时显著增加。负倾斜角状态相比于正倾斜角更易失去平衡。同时膝关节与踝关节在不同坡度下变化幅度较大,应当注意保护。曲度作为一种新型运动轨迹评估指标,可以有效准确的反应并未被发现的关节活动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