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黄麻羽肉鸡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旨在建立黄麻羽肉鸡的生长发育模型。分析探索黄麻羽肉鸡生长发育规律与其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黄麻羽肉鸡的选种选育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对黄麻羽肉鸡的体尺性状与其肌肉品质进行拟合研究,从而为养殖单位提供更加科学的养殖理论基础,以期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方法:(1)对石河子北泉镇昆蓬肉鸡养殖合作社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的黄麻羽肉鸡,随机选择81只健康雏鸡分3组,每组27只(佩戴脚号),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进行跟踪观测其周增重、周采食量等情况。对黄麻羽肉鸡生长发育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比Gompertz、Bertalanffy、Logistic模型,得出适合黄麻羽肉鸡生长发育的曲线。(2)为探究黄麻羽肉鸡体尺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对30只63日龄的黄麻羽肉鸡进行了体尺(胫长、体斜长等)及屠宰性能(活重、屠体重等)的测定,并对所有测定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3)本研究还继续探索了黄麻羽肉鸡体重体尺与肌肉品质间的相关性。选择81只健康雏鸡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同时对黄麻羽肉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以及其肌肉的pH、失水率和胸,腿肌纤维面积的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通过三种对黄麻羽肉鸡生长曲线的分析,都可以很好的描述其生长发育规律。拟合程度都大于0.99,其中Gompertz和Bertalanffy的拟合程度优于Logistic。前两个模型拟合的体重增长结果与实际观测值更加贴切。得出结论:Gompertz曲线可以更好地拟合出黄麻羽肉鸡的动态生长过程。(2)试验显示黄麻羽肉鸡体重与屠宰性状之间存在极大的正相关,胫长与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之间存在也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平均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腹脂重分别为2450g、2260g、2147g、1690g、241g、101.5g;体尺指标(体斜长、颈长、胫围、胸围、颈围、背宽、胸宽、胫长、胸骨长、及胸深)间的相关系数为0.347~0.959。屠宰性状(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腹脂重)的各项指标间的相关系数为0.727~0.998。(3)试验结果显示体重与胸肌、腿肌肌纤维面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与pH、肉色、失水率相关程度不高;体斜长、龙骨长、胫围与胸肌、腿肌肌纤维面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体斜长、龙骨长与失水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1)关于黄麻羽肉鸡的动态生长过程可以运用Gompertz曲线进行预测。(2)试验2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来减少早期选育的盲目。为黄麻羽肉鸡活体表型性状预测屠宰性能提供理论依据。(3)黄麻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其肌肉品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极大的相关性,在肉鸡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体重等生长发育状况来判断肉鸡的肌肉品质的好坏而选择是否淘汰,从而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肉鸡养殖体系,既能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效益,又能满足消费者对鸡肉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