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问题研究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合同法》第40条列举了用人单位行使单方解除权的各种情况,其中第2款涉及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但是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并未对“不能胜任”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所以难免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该标准的认定产生了困难和争议,由此也导致在“不能胜任”认定后的处置也出现了模糊和争议。本文针对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不能胜任”认定的标准界定和确立问题。本文基于当前学术界主要观点、用人单位的实际做法以及近60份裁判文书的裁判要点,认为当前“不能胜任”的判定在司法实务中出现了以下困惑:一、“不能胜任”的标准认定能否纳入主观因素;二、用人单位作为单一认定主体导致的滥用解除权的情形;三、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过重且内容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的转变提出建议:一、从单一客观因素向兼顾主观因素的转变;二、从单一认定主体向多重认定主体的转变;三、从单一举证责任向双方举证责任的转变。总之,要使判定劳动者能否胜任工作的过程更加合理准确,在继续进行立法的完善及补充以外,还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尽其责。既要在认定过程中增加对劳动者“主观因素”的考虑,更需要用人单位在秉持劳资利益平衡原则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与劳动者协商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等。凡此种种,才能为最终劳动者“胜任工作”与否做出合理合规的解释,达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双赢局面。
其他文献
针对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的效率问题,以军工产品的扩散制造为实例背景,提出一种支持快速扩散制造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包括工作流建模技术、工作流运行控制技术和工作流系统实现方
M药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2013年成为某上市制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之一,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中药饮片生产、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并已经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拥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但是在药监机构的高压监管态势、市场供应趋于饱和状态和行业内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现有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管理举措明显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甚至让企业在监管机构频繁的“飞检”过程中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业不断涌现出来。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不断进行革新。
以深度推进蚌埠文明城市建设为研究视角,就文化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渗透、融合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要运用"文化+"理念,发挥其助推作用,通过文化提升城市认同感、以文化滋养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