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肾阳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明确其疗效方法:将4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病窦、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运用中药汤剂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动态心电变化,并记录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变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评价疗效。结果:1.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心电的平均心率、最低心率和总心率均有所提高。①平均心率:窦缓与病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比较中P=0.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最低心率:窦缓与病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前后的最低心率比较,P=0.0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总心率:窦缓、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 24h总心搏数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调节心率的作用。有效提高窦缓、病窦患者的平均心率及最低心率;可提高窦缓、病窦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24小时总心搏数。2.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肾阳虚型心悸)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及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的单项症状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