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持续发生变化,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数字化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为学习者创建全新的学习环境,提供满足多元需求的资源与服务,为促进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与规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满足数字化学习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及数字化学习环境已经基本形成,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然而数字化学习资源却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源超载”、“数字资源孤岛”等现象频发,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优质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已有研究中仍存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式相对静态、缺乏学习者考量以及缺少教学应用检验等问题。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念,并从研究问题出发,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作为有效组织与管理资源的手段,是有效联结数字化学习资源与不同主体的中间变量,资源组织及整合的有效程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活动理论研究框架下,结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即: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主体与数字化学习资源间交互的中介,通过活动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不同主体间的联结,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的积累与有效信息的双向交互,从而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在研究中详细论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构建提供依据。2.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为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内涵,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如何实现“动态”整合的这一问题,研究以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指导,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论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关键要素,分析、探讨不同维度中关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在明确各要素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实现过程教学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参考。3.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针对已有研究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型缺少教学应用检验这一问题,研究依托某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系统开发,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遵循“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的研究路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三轮迭代研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设计,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付诸实践。4.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及教学应用后,本究以信息系统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的应用过程,开展了学习者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用以验证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成要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具体策略,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与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法。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主要论述了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界定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为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纵深推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