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是适应国防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需要,是创新遂行“非战”行动体系装备保障理论的需要,是促进我军体系作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生成的需要,对推动体系作战装备保障理论、技术、方法等的创新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依据打赢未来“信息化”和“核生化”双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总要求,着眼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需求,以提升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为目标,以破解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费用增长与保障效率降低矛盾为突破口之一,以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理论及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软件开发策略与技术等问题为核心内容,研究解决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依据、内容、方法、预测与决策手段等系统工程建设难点问题,试图为部队实施防化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快速、准确、先进、高效、实用化的技术手段,为推进防化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
(1)针对防化装备维修保障的普遍矛盾与规律,研究阐明了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核心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当前防化装备维修保障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理论缺陷及现实问题,揭示了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的内在规律,提出应强化“三大核心资源”一体化及综合权衡研究,以达到“资源预测”为“能力生成”直接提供动力和技术支撑的新观点。
(2)针对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的现实问题,研究了防化装备维修备件预测、决策建模理论方法与建模过程,总结提出了防化部队装备维修备件历史数据信息类型,研究建立了基于不同条件数据信息的维修备件预测与决策建模方法;采用短期聚合风险模型方法,结合防化装备维修保障实例构建了基于不同条件数据信息的维修备件预测与决策模型,并验证了该方法与程序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科学预测装备维修备件需求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为构建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系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研究结论可有效提高维修备件供应的针对性、后勤保障的精确性,降低保障费用。
(3)针对防化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的多样性、要求的差异性、以及维修人员预测与能力形成的关联性等问题,研究分析了维修人员预测与决策的军事需求,总结归纳了影响维修人员预测的内在、外在及关联因素,为维修人员预测与决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任务阶段、不同任务类型进行预测建模和基于数量规模、专业类型及技能等级三种条件的决策建模过程;分别构建了基于维修任务量和基于线性规划法的维修人员预测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法和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维修人员优化配置方法;结合实例分别对基于动态规划法和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维修人员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4)针对防化装备维修保障上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从防化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的多样性、要求的差异性、以及维修装备预测与能力形成的关联性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维修装备预测与决策的军事需求,总结归纳了影响维修装备预测的内在与外在因素,指出了维修手段与维修备件的关联性关系,为维修装备决策提供了新思路;研究阐明了基于排队论方法、相似系统法、动态目标规划方法的维修装备预测与决策建模方法及模型构建方案;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了防化部队维修装备预测与决策模型,进行了实际预测及验证,指出了基于排队论方法解决维修装备预测与决策现实问题时的独特优势,以及对历史维修数据统计信息依赖性较大的不足之处。
(5)针对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需要,研究建立了以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分析中心”与部队系统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管理信息“采集终端”相结合的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案,采用软件分层开发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访问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系统;研究实现了基于维修备件、维修人员、维修装备等核心资源的数学模型的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系统,运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为维修备件、维修人员、维修装备核心资源提供较精确的预测与决策手段。
(6)加强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预测与决策系统开发与运用研究,既有利于提升遂行多样化装备维修保障任务能力,满足不同条件数据信息的维修备件预测需求,也有利于遵循维修备件、维修人员、维修装备之间的内在互动规律,促进“资源要素”的综合权衡,对提高防化装备维修保障资源使用效益、降低维修保障成本、解决维修保障现实矛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军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