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32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和380例对照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58对进行了病例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例组:从1997年01月0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浙江衢化医院神经内科收住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患者中按照病例选择标准共选出327例,均为首发病例。 1.1.2对照组:从我院近年来体检的人员中按照对照选择标准共选出380人,其性别、年龄构成与病例组无显著差异。 1.1.3从上述病例和对照中,按照配对标准,以1:1比例配成58对。 1.2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内容:性别、年龄、吸烟、血压、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血清总胆红素等。血清总胆红素测定采用标准方法:入院、体检次日清晨空腹时,采肘静脉血,采用美国产的Backman-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浙江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以改良J—G法测定。正常参考范围 1.7~20.5 u moljL。 !S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士S表示,采用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病例 与对照配对资料,采用1* 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为估计低 浓度血清总胆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危险性,计算OR值 及其95%可信区间。 2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有差别,病例组低于对照组h一.57, p<0.of\将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成低浓度(<9刀。moljLL中浓度O.0~15 。mol几)、高浓度(>15V mow)三组。结果表明,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总 胆红素低中高浓度构成不同(xZ气6.of,P<0.0!人 病例和对照配对资料见表1。分析表明,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与动脉 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发病有关,与高浓度组相比,低浓度可使动脉粥 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1.36倍(OR=2.36,/二5.30,p<0.05人 表IS8对血清总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埂塞关系的配对研究 病例组 对照组 ORO5讹I)/p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6 26 2.36(l.19~4.68)5.30 wto.05 高浓度 * 15Q 3讨论 本研究表明病例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病例组低浓度的比 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初步表明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 塞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由于存在高血压、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混淆因 素(表1),故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为排除这些混淆因素,我们又进行配 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配比分析,结果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相对危险度近 2 浙江大学硕土学位论文 似估计值OR为2.36,表明低浓度血清总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 脑梗塞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长期以来并未发现有明显的病理 生理学意义。晚近,schwew等首次将低浓度血清胆红素与增加冠心病 的危险性联系起来,并提出低浓度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 子。现已肯定,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尤其是氧 化LDL,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更是肯定的。血液中LDL与血红素含 量增高可诱导HO-l表达、胆红素水平增高,胆红素通过其自身的抗氧化 作用与保护LDL不被各种氧化剂氧化,增强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 化能力,并通过恢复细胞内抗氧化与致氧化之间的平衡来减轻细胞的损伤, 从而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除此而外,胆红素本身还能抑制人体纤维细胞 内蛋白激酶C的活性,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动脉损伤及粥样斑块 的形成。 胆红素具有脑保护作用。大脑神经元内含有丰富的HO-2,HO-2具有 降解血红蛋白生成胆红素对脑神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Dore等的研究发 现胆红素在极低浓度时就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Dore等在随后的研究中又 将小鼠的HO.二或HO.l基因敲除,制成无HO.2或无HOl基因鼠动物模 型,然后对小鼠的神经元进行培养,发现无HO.2基因的培养物中胆红素 的浓度降低,神经元的神经中毒增重。他们又使小鼠的中脑动脉闭塞,然 后再灌注,制成因血管痉挛而引起的局部缺血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