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和H2O在BiAlO3(0001)极性表面吸附机制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AlO3(BAO)是一种新型铁电钙钛矿,属于R3c结构。在四指数Bravais-Miller表示中,极化方向是沿着[0001]的方向,相当于伪立方表示中的[111]的方向。与BiFeO3类似,铁电极化主要是由于Bi离子相对于O八面体的偏离中心位移,这可以归因于Bi的6s2孤对电子的立体化学活性。因此,BAO具有潜在的高铁电/压电性能,可能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铅压电材料。此外,最近关于钙钛矿氧化物正负极性表面的研究表明不同极性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影响着表面吸附质的作用,而最近新的催化理论使得铁电极性表面在催化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因此铁电极性表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贵金属Pt和分子H2O在BiAlO3(0001)的Z±极性表面的吸附机制。对贵金属Pt在Z±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了不同覆盖率(coverage)(Θ=1/4、1/2、3/4、1 ML)的Pt单层(monolayer-ML)分别在正负两个极性表面的吸附机制。计算了不同覆盖率Pt原子在正负表面的吸附构型,电荷转移和电子结构等性质。结果表明:Pt原子与表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轨道杂化作用和电荷转移行为,表面的电子性能因为Pt的吸附而改变。Pt原子在正负表面体现相似的吸附行为,Pt原子在覆盖率Θ=1/4、1/2 ML时,沉积在极性表面内部,与表面的Bi和O存在的轨道杂化作用和电荷转移行为更强;当Θ=3/4 ML时,Pt原子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向外延伸;覆盖率Θ=1 ML的4个Pt原子在表面形成良好的外延膜结构。但是,负表面的吸附能大于正表面,整体的电荷转移行为及相互作用要强于正表面。对于H2O分子在Z±极性表面的吸附行为,同样研究了正负表面的H2O吸附机制,及不同覆盖率的H2O(Θ=1/3、2/3、1 ML)对H2O吸附行为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研究了正负表面H2O的吸附构型,电荷转移和电子结构等性质。结果表明:H2O与表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少量的电荷转移行为,表面的电子性能受到H2O的影响同样发生改变。所有的结构中,H2O中的H靠近表面的O,O靠近表面的Bi。但是正负表面的H2O表现为完全不同的吸附行为。在Z+表面,单分子的H2O(Θ=1/3 ML)在表面非解离吸附,2个H2O(Θ=2/3ML)在表面形成链状规则排列,3个H2O(Θ=1 ML)时,H2O的链状结构被破坏分散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对于Z-表面,H2O在单分子的时候表现为解离吸附,而增加H2O的覆盖率,H2O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得H2O结构的破坏性减弱,直到3个H2O(Θ=1 ML)时,以一种新的结构出现。正负表面完全不同的吸附行为,可以理解为正负表面的极化方向以及化学环境对H2O的吸附行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覆盖度的Pt原子在正负极性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t原子在正负表面存在相似的吸附行为,在Pt原子覆盖率Θ=1 ML的时候,正负极性表面都形成良好的外延结构。(2)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吸附质H2O在正负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H2O受到不同铁电极化表面的严重影响,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吸附行为。Z+表面H2O规律分布;而Z-表面表现为解离吸附。两种类型的吸附质的系统研究,对于以后在实验上,吸附质在表面的沉积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影响。CO_2捕获能够缓解其大量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多孔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可控的表面化学结构、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燃烧后CO_2捕获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提升碳材料的CO_2吸附能力和选择吸附性,以具有高氮含量的纤维为先驱体,制备聚丙烯腈(PAN)基和聚酰亚胺(PI)基多孔碳纤维,调控氮掺杂多孔碳纤维的织构
随着天文领域的迅速发展,对于光学望远镜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望远镜中主镜面作为影响成像质量的核心部件,在尺寸不断增大的同时其面型精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对光学镜面的加工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过程中,机械系统会因为各个构件的弹性变形产生振动,从而使机构的实际运行轨迹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偏差,最终影响机构的运动精度。本课题以光学镜面研抛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串联模块、研抛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并联模块的弹
食品的营养成分检测及食品安全检测一直以来是热门话题,对满足消费者的食品品质需求和安全质量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耗时长、预测过程复杂且对样品造成一定
传统滨水住区建设时,普遍注重土地的开发强度以及景观的资源效益,忽视水体给周围环境带来特殊的气候效应。大面积水域会对周边住区外部空间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微气候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和居民户外活动的体感舒适度紧密相关。适宜的空间形态有助于提升滨水微气候环境舒适度,提高外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对提升滨水住区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天嘉湖滨水住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以微气候舒适度理论为指导,借助微气候模拟软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摄取蛋白质和微量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改良小麦籽粒品质是小麦育种重要目标。已有研究表明,NAM基因对小麦氮素在灌浆过程
开发具有优异光学电学特性的低维半导体材料,并探索其在集成化光子芯片和微型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铅卤钙钛矿材料,由于荧光量子效率高、光吸收系数大、载流子迁移速率快、缺陷容忍度高、光学增益优异以及荧光发射带隙可调等一系列优越特性,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微型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其中,质量高、尺寸小以及稳定性好的单晶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及其低维纳米结构下新
型钢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显示出承载力较高、延性较好的特性。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目前在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主要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使用,它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点相互融合,可以将建筑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利用。对于多高层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中,节点的抗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保证节点抗震水平。通常可以使用力学计算和
铜渣作为铜冶炼行业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有价金属,其中铁含量高达40%以上,铜含量1%左右,大部分堆存在渣场,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以铜渣为原料,开展铜、铁资源回收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意到电解铝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阴极炭块,其含有60-70%的含碳量与30-40%的电解质,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但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氟化物及少量氰化物,被国家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由
学位
铜渣贫化通常会加入煤、焦炭、石油、天然气等还原剂。但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寻找一种可持续、污染小的还原剂替代传统还原剂变得尤为重要。地沟油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具有低碳排放和废物再利用的特点。油脂高温下裂解将分解成烃类、CO、H_2等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小分子,成分与冶金行业常用的还原剂类似。如能利用地沟油作为铜渣火法贫化的还原剂,不仅能减少煤、焦炭、天然气、柴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