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体育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各个高校围绕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就如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传授大学生的技能和锻炼意识习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以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在学生体质增强、锻炼行为改变和强身意识习惯养成等方面起了多大的作用为研究切入点,全面了解其开展成效的现状,同时也了解掌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路径,为更加有效的实施优化校本课程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成效进行研究,探讨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体育校本课程优化发展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杭州师范大学男大学生肺活量水平在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后有一定增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大学生肺活量水平在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后有显著性增长(P<0.05);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在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后耐力素质无显著性变化(P>0.05),横向比较计量大学大学生耐力素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2)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积极影响,具体为,通过一学期接触体育校本课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总分有显著性增长(P<0.05),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P<0.05),增加了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长(P<0.05),体育锻炼项目更多选择体育校本课程所学技能,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独立性,刺激学生体育消费。(3)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增强作用,通过一学期接触体育校本课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总分有显著性增长(P<0.05),其中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得到显著性提升(P<0.05),体育锻炼情感体验得到显著性提升(P<0.05),由于学生接触体育校本课程课程时长较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志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4)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对校本体育课程了解程度较低,鉴于12分钟跑内容,学生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喜好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课学期合理,对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太满意,对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认为合理。(5)针对校本体育课程中12分钟跑内容的枯燥不受学生喜爱,锻炼强度较低,对学生锻炼意志影响较低的不足,提出一来可以适当增加课程学时或是提高上课运动强度以此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来融入意志训练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育意志;三来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丰富的特点创新体育校本课程满足学生需求,提升学生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