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管”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运而生,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容环境的职责。流动摊贩,一个古老的职业,曾经为城市的发展和繁华做出重要贡献,现在却成为城市驱赶的对象。城管队员与流动摊贩为了各自的“饭碗”而博弈,现代都市版的“猫鼠游戏”由此上演。
本文以H市城管执法支队的日常执法行为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寻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中的行为逻辑,以期还原城管执法方式及执法过程的本来面貌。城管执法的正当性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文章从城管执法制度自身存在的局限、流动摊贩的弱者身份、城管执法环境的开放性等方面分析城管一线执法者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从生存压力、市场空间、人员供给三方面来看,流动摊贩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摊贩经营行为的负外部性损害了城市的公共利益,使其成为城管治理的对象。在与城管的长期博弈中,“猫鼠游戏”成为摊贩获得生存空间的无奈选择,“凸显弱势”、“一哭二闹三躺倒”式的抵抗成为摊贩的“弱者武器”。城管通过柔性执法、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方式应对摊贩的行为,以期能够重塑部门形象。“运动式治理”是城管与摊贩长期博弈的一种均衡,在此模式下,可以实现“双赢”--城管可以出成绩,摊贩也可以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