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力遭遇弱者: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中的行为逻辑——基于H市城管执法支队的个案分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管”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运而生,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容环境的职责。流动摊贩,一个古老的职业,曾经为城市的发展和繁华做出重要贡献,现在却成为城市驱赶的对象。城管队员与流动摊贩为了各自的“饭碗”而博弈,现代都市版的“猫鼠游戏”由此上演。 本文以H市城管执法支队的日常执法行为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寻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中的行为逻辑,以期还原城管执法方式及执法过程的本来面貌。城管执法的正当性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文章从城管执法制度自身存在的局限、流动摊贩的弱者身份、城管执法环境的开放性等方面分析城管一线执法者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从生存压力、市场空间、人员供给三方面来看,流动摊贩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摊贩经营行为的负外部性损害了城市的公共利益,使其成为城管治理的对象。在与城管的长期博弈中,“猫鼠游戏”成为摊贩获得生存空间的无奈选择,“凸显弱势”、“一哭二闹三躺倒”式的抵抗成为摊贩的“弱者武器”。城管通过柔性执法、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等一系列方式应对摊贩的行为,以期能够重塑部门形象。“运动式治理”是城管与摊贩长期博弈的一种均衡,在此模式下,可以实现“双赢”--城管可以出成绩,摊贩也可以有“活路”。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但就当前而言,所存在的问题还非常多,教师只有在了解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才能解决现有问题,最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他将自身几十年的教学经验都注入在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书中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智慧的光芒,为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
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语文学习水平,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外阅读格外重要.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要努力在课堂上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童话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关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改进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