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生儿气胸(Neonatal pneumothorax,NP)是新生儿气漏的一种,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肺泡壁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的状况而产生。新生儿气胸若不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处理,容易引起患儿相关脏器严重损害及功能障碍。新生儿气胸可致患儿原呼吸系统疾病恶化,严重时可致纵隔摆动,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表现为:患儿呼吸忽然加快,出现呻吟、皮肤苍白或发绀。查体为:患侧胸廓抬高,双侧胸廓不对称,患侧肺部叩诊呈过清音,患儿患侧呼吸音降低,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音消失。可通过胸片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疾病发生及进展情况。给予新生儿气胸及时、有效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促进肺复张,降低气胸的复发率,从而使患儿心肺功能得到恢复,令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改善,让患儿原发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新生儿气胸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胸腔穿刺抽气、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等,但是因为上述方法具有损伤大、易滑脱、易感染等缺点,甚至有时需要反复穿刺,不方便临床普及及推广。因此,选择准确的治愈方式是目前治愈新生儿气胸的关键。近几年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已获得了显著成效。机械通气主要包含常频机械通气及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等。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疾病时,其潮气量相对较大,对新生儿容易造成压力及容量性损伤,更容易引起新生儿气漏的发生,因此不适合新生儿气胸的治疗。HFOV的工作原理是将小潮气量的气体送入或抽取出呼吸道,用接近或等于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ure,MAP)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令萎陷的肺泡得以复张,其吸气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和MAP几乎相等,由于HFOV的这些特征,避免了新生儿因气压过大造成相应的脏器损伤。HFOV应用气体的快速流动速率来加强气体的相对流动,因而令呼吸功能欠佳的患儿可以顺利完成气体交换,其气道压低、小潮气量、频率高的特征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且安全性较高。在HFOV的同时,配合氧气吸入可导致肺泡内氮气浓度低于胸膜腔内氮气浓度,可形成肺泡与胸膜腔间产生氮梯度,使氮气进行梯度运动,从而有利于氮气排出,更好的进行气体弥散过程,来促进气体吸收。近几年,HFOV作为有效措施用来治愈新生儿呼吸衰竭等疾病,效果显著。尤其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哮喘等疾病过程中效果明显。但使用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新生儿气胸对新生儿有深重影响,如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治疗新生儿气胸的重点在于让胸膜腔气体有效的吸收和使气体快速排空,使患儿被压缩的肺组织及时复张,并且减低患儿的气胸复发率。而HFOV在新生儿气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未明确。本文通过探讨近几年来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患有气胸的新生儿的治疗情况,对HFOV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探讨HFOV在新生儿气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到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并参考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诊断为“新生儿气胸”的患儿70例。其中,2014年01月至2017年08月诊断为“新生儿气胸”的患儿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共35例;2017年09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新生儿气胸”的患儿采用HFOV治疗,共3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分别于0小时及治疗后4小时胸片变化情况,如果胸片提示肺组织体积较前扩张,气胸线以外的透亮面积减小,且未再复发气胸,则为治疗有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分别于0小时、及治疗后8小时、16小时、32小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新生儿气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包含:操作损伤、纵膈摆动、肺不张、导管脱出、胸腔内感染等。并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1.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4小时后分别复查的胸片结果,提示HFOV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组77.14%的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后8小时、16小时、32小时复查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收集及整理,收集并比较PH、PaO2、PaCO2、SO2数值变化,结果提示两组患儿于上述时间复查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较0h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FOV组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好转更明显,治疗效果更好,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提示HFO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组25.71%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进行对比,HFOV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组的住院天数,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治疗中有效,且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气胸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2.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3.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的治疗中患儿的住院时间少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儿的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