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较长时期的建立在矿产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阶段之后,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相对短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凸现。因此,在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研究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的反映,普遍存在于许多地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指的是矿产资源相关产业及其机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出现的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由这些不同规模等级、不同类型的关联生产部门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种空间集聚体。矿产资源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组织形式研究的学者较少,由此本文思考了一系列的问题:矿产资源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具有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地区是否一定是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矿产资源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有何异同之处?用什么样的模型和工具来解剖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结构,来解释存在的现象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着用投入产出法将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定量分析,用该方法的系数指标来解释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特征;为了更好的解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本文放弃了经济学、管理学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了社会学范畴内使用的社会网络理论来进行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研究,并将此理论与投入产出法结合,用这种全新的组合方法研究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绘制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图,计算矿产资源集群网络的各项技术特征值,来探讨其中的经济涵义。本文在进行实证和案例的研究的过程中,横向比较分析了中国、加拿大、日本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情况,纵向比较了上海、海南、山西等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本文根据计算的大量数据验证了社会网络理论与集群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为这两种不同领域范围的方法融合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按照这种方法做出的研究,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