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益气滋阴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胃轻瘫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共纳入90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1组(30例)、试验2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1组给予益气滋阴方口服,日一剂,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隔日一次,每次24h;试验2组给予益气滋阴方口服,日一剂;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快力),一次5mg,一日三次,饭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观察2个疗程。分别观察三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胃排空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并对治愈及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试验1组总有效率93.33%,试验2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Ridit分析,R试验1组=0.3472,R试验2组=0.4668,R对照组=0.6859,总的R=0.5000,所以试验1组和试验2组Ridit平均值低于R=0.5000,疗效较好,对照组Ridit平均值高于R=0.5000,疗效不显著;三组间方差分析,F=15.396,P=0.000,同时经过LSD和SNK两两间比较,试验1组与试验2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试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试验组在脘腹胀满、早饱纳呆、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1组在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试验2组(P<0.05)。3.治疗后在增加2.5h钡条排出数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各组两两比较,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比较P=0.000,试验1组更优于试验2组。在降低钡条排出数量积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各组两两比较显示试验1组疗效更优于试验2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4.停药6个月后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两两比较,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比较,P<0.05,试验1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试验2组。结论:采用益气滋阴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胃轻瘫气阴亏虚型安全有效,可以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排空功能,并在改善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中医治疗胃轻瘫气阴亏虚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