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生产测试和地震等相关资料,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裂缝特征进行描述,得知本区裂缝普遍发育,主要为构造缝:张裂缝、剪裂缝,其次为溶蚀缝洞及少量的层间缝。裂缝以高角度的1~5mm级特大缝及0.1~1mm级大缝为主;裂缝方位以北东东、北东、北北西向为主;主要发育4~5期裂缝,多数被充填~半充填,只有少部分开启。研究区裂缝的形成机制有多种,但主要是在构造应力作用机制下形成的。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溶蚀缝洞、孔隙为次,属于双孔隙介质储层。裂缝系统的识别和预测是储层评价的核心,本次研究利用成像测井资料的解释和统计来分析裂缝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总结裂缝在双侧向、声波、密度及中子等常规测井中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电阻率侵入校正差比和三孔隙度比值法,建立裂缝识别综合概率方法。用该方法对多口井的裂缝、溶孔发育段判别,并与岩心、试油资料对照,符合率较高。为了提高裂缝性储层的预测精度,引入了MVE裂缝预测技术。本次通过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潜山演化历史的分析,利用构造精细解释成果,应用MVE软件对研究区进行应力、应变和曲率分析,预测布达特潜山裂缝的分布和发育方向,并对裂缝模型进行了连通性和开启性的分析,发现本区布达特群以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的裂缝最为发育,裂缝密度大且开启性好。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的裂缝发育特征一致性较好,对布达特群潜山裂缝油藏的评价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