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盐饮食对血脉影响的机理,阐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对高盐所致血瘀的干预作用,为中医限盐养生说及中医临床运用低盐合活血化瘀药防治血瘀证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理论探讨:通过古、今文献的查阅和梳理,讨论中医对盐、对血脉、对血瘀、对“盐胜血”理论的认识,分析盐与血脉、脏腑及药材的相关性,研究“盐胜血”发生的中医机理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2.实验研究: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高盐组、高剂量高盐组、中剂量高盐组Ⅰ、中剂量高盐组Ⅱ和丹参组。除空白组外所有大鼠均给于12%NaCl灌胃,其中低剂量每100g体重给予0.5mLNaCl溶液,中剂量组Ⅰ、Ⅱ每100g体重给予1mLNaCl溶液,高剂量组每100g体重给予2mLNaCl溶液,丹参组每100g体重给予1mLNaCl溶液,连续30天结束。丹参组造模结束前7天,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干预。中剂量组Ⅱ从第31天始,给予蒸馏水灌胃,持续15天。从造模第1天开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变化,饮水及体重变化等,着重观察唇周、舌和爪尾颜色。实验结束时,观察每组实验动物舌下静脉变化。处死动物,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活性;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冠状动脉后,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qRT-PCR法测定血栓调节蛋白mRNA (TMmRNA)的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1.理论结果:①盐与血脉、脏腑及药材关系密切。②《内经》“盐胜血”即是高盐导致血脉瘀阻。其发生的中医机理为盐者咸寒,泄津凝滞血脉;盐者损肾,伤及心肝脾肺。2.实验结果:①高剂量组大鼠首先出现舌体紫绀等症状。②中高剂量组大鼠舌下络脉扩张,青紫加重,细小属支增多,尤以高剂量组明显。③与空白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ET、NO、IL-6、TNF-α和TM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低剂量组ET、IL-6和TM含量增加(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丹参可以改善以上指标的含量(P>0.05)。与中剂量组Ⅰ比较,中剂量组Ⅱ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TM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大鼠组织TMmRNA表达增加(P<0.05);丹参组TM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剂量组Ⅰ比较,中剂量组Ⅱ无差异(P>0.05)。⑤光镜观察显示:高剂量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可见明显的急性炎性病理改变,主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中剂量组冠状动脉组织可见较为明显的急性炎性病理改变,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低剂量组和丹参组炎性病理改变不明显,主动脉内中膜厚度轻度增厚。结论:盐对血脉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其可视为血液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高盐能导致血脉瘀阻,不同剂量对血脉的损伤程度不同,中高剂量高盐损伤血脉程度大,低剂量高盐损伤血脉小,而丹参能有效改善受损的血脉情况;证实前期实验采用12%NaCl溶液建立高盐血瘀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内经》“盐胜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中医限盐养生说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为中医临床防治血瘀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