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方法培育抗病品种是水稻生产中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而且是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育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在Pi-25(t)基因定位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位于Pi-25(t)基因所在区间的14个SSR标记,并将其中的4个标记RM3330、RM564、RM3628和RM6298添加到遗传图谱中的第6染色体上。 来自中156/谷梅2号所衍生的304个重组自交系的G19、G36、G114分别与高产恢复系3-11、9308进行杂交配组,采用单粒传法加代传种,于2004年获得6个F6群体(FS6001-FS6006)用于MAS试验。选用分子标记RM3330、A7和RM7193检测6个F6群体,结合标记RM3330和A7共同选择的结果,共筛选到Pi25(t)基因纯合的株系109个。用与恢复基因连锁的标记对这109个Pi25(t)基因纯合的株系进行第二轮筛选,结果共获得20个既携带有Pi-25(t)抗稻瘟病基因又有恢复基因的株系。同时,挑选3个F6群体进行人工稻瘟病接种试验,以检测标记辅助选择的符合率,结果表明三个标记对三个群体的MAS符合率不同,单个标记MAS符合率均不高,只有70%~80%,个别标记在特定群体辅助选择的符合率仅有44.3%;如果同时使用位于Pi25(t)基因两侧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则MAS效率明显提高,最高达到96.3%,最低也有77.8%,可见同时使用位于目标基因两侧的标记,MAS符合率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初步恢复力鉴定试验表明,通过MAS筛选的带有恢复基因的株系对印水型不育系中9A能恢复正常的结实水平。 由高产恢复系3-11分别与白叶枯病抗源供体材料IRBB58、IRBB59和IRBB60配制杂交组合,用单粒传法加代传种,于2004年获得3个F6代群体用于MAS试验。以STS标记pTA248、SSR标记RM433、RM153和RM264分别对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xa13、xa5和Xa4来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每个群体均将Xa21作为第一轮选择对象,获得含有Xa21的植株后再进行xa13、xa5和Xa4的选择。结果从三个F6代群体203个株系中选到了41个多基因累加系,其中(Xa21+xa13+xa5+Xa4)2个系,(Xa21+xa13+xa5)7个系,(Xa21+xa13+Xa4)1个系,(Xa21+xa13)23个系,(Xa21+xa5)25个系,(Xa21+Xa4)5个系。选用6个使亲本间呈现良好抗感反应的白叶枯病代表菌系进行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基因累加系中,Xa21/xa13、Xa21/xa5的抗性强于Xa21/Xa4的抗性,说明隐性抗病基因是两个优良的白叶枯抗性基因:三基因累加系的抗性水平强于双基因累加系。选用2个群体(FS6008和FS6009)进行人工白叶枯病接种试验,以评估pTA248、RM433和RM153这3个标记的MAS符合率,结果表明pTA248在群体FS6008和FS6009的MAS平均符合率分别为61.1%和68.4%;标记组合pTA248+RM433和pTA248+RM153的选择效率有所提高,在两个群体中的平均选择效率分别为67.5%、79.2%和68.3%、81.7%。 根据MAS选择结果,分别挑选5个抗白叶枯病多基因累加系与5个带有抗稻瘟病基因的株系两两进行有性杂交,共配制25个杂交组合,以获得既抗白叶枯病又抗稻瘟病的基因累加系材料。根据标记选择结果,选用DH146/TM487组合进行MAS分析,首先对其F2群体进行抗稻瘟病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