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中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和HA基因点突变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是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的重要病原之一,为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由8个分节段的基因组构成,共编码11种蛋白。H1N1亚型猪流感1918年美国最先报道,2009年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引发全球人类流感大流行。2009甲型H1N1流感已突破种间屏障能感染猪、犬、雪貂等动物,相继在北美、南美和亚洲出现2009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发生人与猪、猪与猪之间的互相传播。因此,开展对H1N1亚型SIV的遗传演化分析和致病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从2009年到2011年采自广西南宁、柳州、贺州、玉林、钦州、贵港和桂林等8个市发病猪群的肺组织病料2300份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样品经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的SPF鸡胚进行SIV的分离,共分离到9株H1亚型SIV,经HA和NA部分序列测定分析,有3株是2009甲型H1N1 流感病毒,分别命名为 A/Guangxi/1/2011(SwGX1/11)、A/Guangxi/3/2011(SwGX3/11)和 A/Guangxi/12/2011(SwGX 12/11)。对这 3 株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通过NCBI上的blast比较发现,3株H1N1亚型SIV与A/California/04/2009等2009年感染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化关系接近,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都在99.1%以上;3株分离株的推导氨基酸与A/California/04/2009 株相比,SwGX1/11 株有 26 个氨基酸变化,SwGX3/11株和SwGX12/11株各有16个氨基酸改变,氨基酸变化主要集中在HA和NA基因上,涉及到关键位点的有HA蛋白上225和226位点,NA蛋白上的119、295和386位点,NP蛋白上的375位点,特别是SwGX12/11株HA蛋白上226位点是Q,而225位点为G,是人甲流重症患者具有的分子特征。3株分离株在MDCK细胞上的生长良好,SwGX1/11株、SwGX3/11株和SwGX12/11株流感病毒每毫升种毒所含的TCID50分别为107.7、107.5和108.0。3株分离株以106TCID50病毒悬液50μL滴鼻攻毒BALB/c小鼠,SwGX1/11株和SwGX3/11株接毒小鼠平均体重下降最大值分别为9.13%和11.31%,SwGX12/11株在接毒的8只小鼠中有2只小鼠死亡,平均体重下降最大时为23.04%;小鼠接毒后第3天,SwGX1/11株、SwGX3/11株和SwGX12/11株在小鼠肺组织病毒TCID50/mL平均滴度分别是105.53±0.4、105.67±.29和106.2±0.35,鼻甲骨组织中病毒TCID50/mL平均滴度分别是103.83±0.42、102.73±0.44和105.73±0.64。结果表明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对小鼠有致病性,SwGX12/11株对小鼠致病性最强,是强毒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了进一步确定HA基因变化对小鼠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SwGX12/11株流感病毒进行了拯救,用8质粒系统拯救出RSwGX12/11株病毒,该毒株全基因测序结果与野生型SwGX12/11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对MDCK细胞的TCID50、鸡胚的EID50以及小鼠的致病性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对RSwGX12/11株的HA蛋白上225位点和226位点的氨基酸进行突变,获得了 HAmutQ226R株和HAmutG225D&Q226R株2株突变株。2株突变毒株对MDCK细胞的TCID50、鸡胚的EID50以及小鼠的致病性没有差异,但与获救亲本毒株RSwGX12/11株相比,除鸡胚的EID50没有变化外,在MDCK细胞的TCID50和小鼠的致病性差异显著,HAmutQ226R突变株和HAmutG225D&Q226R株在MDCK细胞适应能力差,其TCID50/ml分别为104.5和103.8,而RSwGX12/11株在MDCK 细胞上的 TCID50/ml 是 107.5;HAmutQ226R 突变株和 HAmutG225D&Q226R株对小鼠的毒力也大幅度降低,两者感染小鼠的体重下降最低值分别为2.46%和2.35%,而亲本株RSwGX12/11株是24.33%,这表明HA蛋白226位上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与H1N1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有密切关系,当HA蛋白上226位点为精氨酸R时,HA蛋白上225位点为甘氨酸G或者为天冬氨酸D,H1N1甲型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TCID50、鸡胚的EID50以及小鼠的致病性没有差异。本研究对广西猪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遗传进化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广西猪群中流行,毒株已发生了变异,毒力有增强的趋势,HA蛋白上225和226位点的氨基酸突变会大幅度改变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生长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IV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简单Z源逆变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普通SPWM零状态中插入固定直通占空比来获得。该方法虽然实现简单,但是在感性负载情况下,由于换向过程中无法提供续流通道,给输出电压和电流造
用 3H标记的 S-腺苷酰 - L -甲硫氨酸 (3H- SAM)作为甲基供体 ,以同位素掺入法测定了正常大鼠、糖尿病肾病大鼠、中药“糖微康”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西药“开博通”治疗的
如今的80后,他们承载着来自于家庭责任、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三重压力;90后,他们接受着工作、学习、成长的三大考验。同时,他们在社会的建设大潮中,一部分还处在既是管理者又被60
报纸
多接入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是当前兴起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把计算、存储、带宽和应用等资源放在网络的边缘侧,以减小传输延迟和带宽消耗。MEC可以广泛应用于运营商的4G/5G等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或社会安全事件。从四川省近年来在应对重大突发事
为了改善模型中控制方向未知和受外界环境干扰的船舶航向保持控制问题,将Nussbaum增益技术引入到Backstepping方法中,得到一种可人为指定稳态控制的新型鲁棒λ调节控制方法.
本课题“带有飞轮转向装置的球形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型水陆两栖球形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项目批准号:51175048)的一部分研究
教师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并不是"红烛""春蚕",而是要做一名"专业工作者"。思想政治学科地位的被边缘化,更加要求
综述了纳滤膜对含盐染料溶液的分离原理、纳滤膜的选择、纳滤脱盐浓缩工艺过程与应用研究、纳滤处理染料废水与资源化方面的应用研究、纳滤技术的经济性以及应用过程中膜污染
本文论述了组织能力建设三要素,其决定了组织能力建设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