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公司企业信息化的深化,电子文档在企业内部网和电子政务网中使用广泛,很多机密文件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分发和存储。由于电子文档易于编辑、复制和分发的特点,存在着大量盗版,侵权,篡改等问题,为了对文档进行版权保护、完整性验证、文档真伪鉴别等,研究专门针对电子文档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文本数字水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汉字结构特征的文本水印算法和一种改进的零水印算法来缓和现在文本数字水印算法中的矛盾,围绕这一课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系统综述了文本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文本数字水印的一些关键技术,全面研究了现有的文本水印算法,并对现有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其次,在分析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总结文本水印算法中的难点:一是由于文本的特殊性,使得水印嵌入容量与隐蔽性互相矛盾;二是当前算法大都基于文本格式的更改,为不影响原载体的质量,鲁棒性很差。为了寻求水印三大特性的平衡,本文从两大难点出发,提出了两种强鲁棒性文本水印算法:
1、一种改进的基于汉字笔画结构特征的文本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的笔画结构特征,利用特征点的概念,分析出特征点具有强鲁棒性,通过对特征点的像素翻转达到嵌入水印的目的。像素翻转通过DRDM准则判断,严格控制了水印的隐蔽性,丰富的汉字笔画特征也满足了水印容量,特征点的引用也保证了水印的强鲁棒性。
2、一种改进的文本零水印算法:该算法正好解决嵌入容量和隐蔽性之间矛盾的问题,由于无需对载体进行修改,文本零水印算法可使用任何方法构造水印且无需考虑嵌入容量,因此鲁棒性可以比普通水印算法高。本文提出了两种文本零水印算法,首先将文本转化为图像,再分别使用DWT变换和DCT变换并结合Logistic变换构造零水印,并采用相似性检测。
论文对上述算法进行了实现,通过大量攻击实验,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鲁棒性高,水印隐蔽性好,水印容量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