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结构改善了传统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缩短了施工周期,是行业发展趋势。本课题以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旨在促使我国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形势转变,同时填补对框剪结构装配式研究的空白。本文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一部分,在已完成的柱墙连接和梁墙连接压剪试验的基础上,开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剪整体结构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目的是针对柱、墙、梁、梁柱节点等几种不同类型构件间的连接关系对于结构整体影响。先对预制柱、预制墙、留有后浇带及全装配式4种不同拆分装配方式的框剪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再利用日本东京大学研发的WCOMD软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相似,均为钢筋受拉屈服后的混凝土受压破坏,呈延性破坏;试件在屈服前,以预制柱试件刚度为基准,预制墙试件刚度最大,为预制柱试件的1.17倍,全装配式试件刚度最小,约为预制柱试件的96%;预制柱试件最大承载力为1211kN,预制墙试件和全装配式试件的最大承载力相当,约为1370k N,为预制柱试件的1.13倍,而留有后浇带试件极限承载力最小,约为预制柱试件的97%;留有后浇带试件和全装配式试件承载力下降趋势较预制柱试件和预制墙试件要平缓;对柱和墙同时都采用预制形式的预留后浇带试件和全装配式试件的结构延性良好,尤其是全装配式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可达1/53~1/52,约为预制柱试件极限位移角的1.38倍;全装配式试件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最为饱满,其耗能性能也最佳。通过试验对比和有限元分析可以发现:随着装配程度提高,刚度略有降低,但变形性能有所提高;对于等代钢筋配有梁贯通孔的梁墙连接方式经验证后也是可行的,且性能基本等同现浇结构;柱墙两侧凹键槽配有竖向灌浆缝的全装配形式试件的延性和耗能表现最佳,其性能接近现浇结构。本文提出的等代钢筋配有梁贯通孔的梁墙连接方式和柱墙两侧凹键槽配有竖向灌浆缝的柱墙连接方式均表现良好,可对其进行深度研究。文章最后提出了装配式框剪结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