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观念发生巨大转变,饮食结构已由原来单一的温饱型转变为均衡多样的营养型。蔬菜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在长春市居民的食品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人们在购买蔬菜时更关心蔬菜的花色品种、营养成分、内在质量、有害有毒物质残留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毒韭菜”、“药水豆芽”、“激素黄瓜”等蔬菜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蔬菜的质量安全已经日益受到消费者、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蔬菜的主要集散场所,是蔬菜流通的主要渠道和中间环节。批发市场发挥着蔬菜集散、调剂供求、价格形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承担着近70%的蔬菜流通任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提高整个流通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蔬菜集散市场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有关蔬菜质量安全的相关程序还没有确切落实。作为蔬菜主要来源的批发市场是整个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过程的枢纽,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蔬菜的安全程度。如果在质量安全治理方面能够实现对批发市场合理管控、有效引导,那么势必会对改善蔬菜质量安全现状,提升居民对蔬菜安全的信任度等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对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粮油大市场、长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台北大街干鲜菜、万通大市场、长春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永春批发市场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批发市场的监管流程、监管模式、市场内微观主体对蔬菜质量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各批发市场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重新梳理批发市场中对蔬菜的监管流程,并从批发市场中的购买者、经销商及管理者这三大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分别论述其认知现状,从而分析总结出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度挖掘其成因,最后提出完善批发市场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调查的实施及选取样本的特征。通过对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研和访谈的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蔬菜经销商样本、购买者样本及市场监管者样本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为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利用调研和访谈的内容并结合国家与长春市已经出台的有关流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梳理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流程,并从经销商、购买者、市场管理者三大微观主体的角度阐述其对批发市场内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认知现状。第四部分为对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长春市批发市场内经销商、购买者、市场管理者的调研和访谈,找出批发市场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五部分根据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农产品批发市场内的绝大多数管理者、经销商、购买者都能认识到当前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问题上,其各自应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上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一些认知误区。通过深入梳理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过程发现,在蔬菜进入批发市场、场内交易、退出市场三大环节均需要批发市场管理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长春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及检测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及蔬菜监管环节需要加以规范、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追溯体系亟待完善并需要提高相关负责人遵纪守法的意识。基于本研究,提出了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制度、提高政府监管效率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