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腰椎中线融合术(Cortical Bone Trajectory-Midlin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CBT-MIDLIF)和传统后路腰椎椎间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Disease,DLSD)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DL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DLIF组(34例)和T-PLIF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等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前、术后腰腿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椎间高度,判断比较融合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构成、BMI值、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差异(P>0.05)。MID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T-P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ODI和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LIF组术后1月、6月评分均值小于T-P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2月、24月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T-PLIF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和椎间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DLIF组患者腰椎前凸角术前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融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PLIF和MIDLIF在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中都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椎间融合率,T-PLIF在改善腰椎曲度方面更具有优势,MIDLIF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早期疼痛较轻。两种手术的远期疗效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