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亢Ⅰ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过去几十年中,观察到人群当中,甲亢发病率大约为0.5%,在城市居民中比在乡村人口中常见的多。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甲亢的发生在明显增多,各地报道不同,通过一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总发病率为3%,女性是4.1%,男性1.6%。这些虽不能说明人群总体的发病情况,但清楚的显示本病并不少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时期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病,而最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的女性。 半个多世纪以来,使用131I治疗甲亢已逾300万例,疗效确切、方法简便。但是,131I治疗甲亢后的主要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高一直是人们质疑131I治疗甲亢的焦点。Williams EG等于1949年首先报道131I治疗甲亢后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后陆续有该方面的报道。影响131I治疗甲亢效果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病程、最高吸131I率、ATD使用情况、病情、甲状腺大小与质地、治疗剂量等。对于这些因素,文献报道不一,并未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体内可存在多种甲状腺成分的抗体,常用于测定的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均为甲状腺组织主要的自身抗体。一般认为测定血中的甲状腺抗体只说明针对甲状腺组织的自身免疫,但不能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也不是甲亢诊断的依据。但其与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研究目的: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发生率达1%,放射性核素131I以其疗效确切和复发率低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临床医生认可。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导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与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为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减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科的187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患者,年龄在10~74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1例,全部患者符合2008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Graves病的定义,131I治疗前1星期内检测FT3、FT4、TSH;TPOAb、TRAb;2h、24h甲状腺吸碘率及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显像的甲状腺静态扫描。全部病例均符合放射性131I治疗治疗适应证。患者治疗前根据TRAb、TPOAb水平分为四组:A组:TRAb、TPOAb均阳性;B组:TRAb阴性、TPOAb阳性;C组:TRAb阳性、TPOAb阴性;D组:TRAb、TPOAb均阴性。患者根据甲状腺大小、24h甲状腺最高摄碘率、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分别给予131I2mCi-15mCi,平均7mCi,一次性口服。全部病例只经一次131I治疗,并于1m、3m、6m内随访检测FT3、FT4、TSH。高敏促甲状腺素(sTSH)高于正常值上限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标准。 2、主要试验仪器 测量仪器采用上海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SN—6100型全自动放射免疫γ计数器;合肥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MN—6100甲状腺功能检测仪;DPC公司的IMMULITE2000;显像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Milleunium VG with Hawkeye双探头SPECT。 3、测量药物及显像剂 131I采用的是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83121;99m/TC淋洗液采用的是广州市源自高科同位素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73062;试剂盒采用的是天津市协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4、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由专门人员负责。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2.0录入,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由2名数据管理员独立进行双份录入并校对采用SSPS11.0统计软件,FT3;FT4;2h、24h摄碘率及T/NT值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TSH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样本的比较用Wilcoxon Signed Ranks检验,多个样本的比较用Kruskal—Wsllis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例数小于5的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1、各组一般资料 187例患者中,A组127例,男性32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约35.17岁;B组10例,男性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约38.2岁;C组35例,男性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约35.57岁;D组15例,男性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约42岁。 2、各组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 A组、B组C组、D组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分别为23.62%、20%、11.43%,0%。经卡方检验,例数小于5的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当理论频数1()eig()5,n≧40时采用连续性校正。经SPSS11.0统计,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比较P值分别为0.794、0.117、0.034;B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P值分别为0.482、0.071;C组与D组比较P值0.172。仅A组与D组有统计学意义。 3、男性与女性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女性共计141例、男性46例,其中女性仅TRAb阳性、仅TPOAb阳性、TRAb及TPOAb均为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7.23%、73.05%、67.38%。男性仅TRAb阳性、仅TPOAb阳性、TRAb及TPOAb均为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4.78%、73.91%、69.57%。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例数小于5的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当理论频数1≦eig≦5,n≧40时采用连续性校正。女性与男性的TRAb阳性率比较,X2为0.18,P为0.671。TPOAb阳性率比较,X2为0.13,P为0.909。男性与女性TRAb及TPOAb均阳性比较X2为0.076,P值0.7821。以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4、各组治疗前各项血清学指标、吸碘率及摄锝率比较 FT3、FT4、2h、24h吸碘率及t/nt值经SPSS11.0检验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检验其方差齐性,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SNK法。结果显示,A组与D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比较均无差异。 TSH经SPSS11.0检验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多个样本的比较用Kruskal—Wsllis检验,P<0.05后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组两两比较均P>0.05 结论: 1、131I治疗后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19.25%)与国内外文献(10%—30%)报道较一致。 2、TPOAb与TRAb均阳性患者131I治疗后6个月内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高于两抗体均阴性患者,131I治疗前常规检测两抗体,可以预测患者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概率,有利于在治疗前同患者交代预后情况。 3、不同性别甲亢患者TRAb及TPOAb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4、TRAb及TPOAb均阳性患者的FT3、FT4、吸碘率、摄锝比值较两抗体均阴性患者高。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目的: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的SUV值来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尤其是其对术后化疗的反应性。方法:使用18-F-FDG PET/CT对22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和/或术后病灶应用图像分析和视觉定量测得标准吸收值:SUV。术后病理证实其病理情况。术后常规铂类为主化疗6个疗程。通过对随着患者病理情况变化,其SUV值的变化的研究并结合随访患者生存时间
学位
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大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外老年斑形成、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变性脱失。老年斑核心成分为大量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β在脑内的异常沉积是AD发病较为初始的因素,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Aβ可通过诱导产生氧自由基使脑细胞膜系统的脂质和蛋白被氧化修饰,使活性氧增加,线粒体功能失调;通过
第一部分:荷人型淋巴瘤裸鼠“冷抗体”封闭后放射免疫显像、治疗的实验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淋巴瘤在成人恶性肿瘤中据第八位,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80%左右,大多数起源于B细胞,B细胞性NHL传统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但是多数很难缓解或缓解后又复发,所以针对位B细胞NHL表面抗原CD20而研发出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给患者带来了希望,95%以上的B细胞NHL有CD20抗原的表
学位
研究目的:1、研究Bmi-1、p16INK4a和p14ARF在膀胱癌细胞株T24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2、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Bmi-1、p16INK4a和p14ARF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初步评价三者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3、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mi-1的表达与p16INK4a和p14ARF的关系,初步探讨膀胱移行细胞
目的:在建立兔VX2移植瘤的基础上,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研究,探索PET/CT显像的最佳时间点;了解移植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过程;观察兔VX2移植瘤氩氦刀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变化,并与病理学变化进行比较,寻找氩氦刀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方法。  方法:将肿瘤细胞悬液注射到兔大腿肌肉内或将组织碎块包埋于兔的肝脏,观测局部肿瘤的生长情况,建立兔VX2移植瘤模型。在接种后不同的时段及注射
学位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前、后1年内血清TRAb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甲状腺大小及早期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8年8月在我院核医学门诊接受131Ⅰ治疗的甲亢患者193例,男性52例,女性141例,男女之比为1:2.7。年龄范围为10~78岁(平均41.45±13.96岁)。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37±2.87月)。依据本组资料甲状腺重量的四分位间距,将其分为四组:
学位
目的:新AJCC的食管癌pTNM分期中,没有重视微转移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pNO期食管鳞癌血液微转移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共40名,术前已经抽取外周血做微转移检测标本,提取血液标本总RNA,将m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液标本mmp-7mRNA(和hTERT mRNA)表达,取得MMP-7m
学位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具有某些显著的肺外效应,可能与患者个体严重程度有关。肺部特点表现为不完全可逆,常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气道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主
研究背景及目的:PET作为一种功能分子影像技术,从分子及基因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正电子显像药是18F—FDG,主要反映机体的葡萄糖代谢及分布情况。机体的葡萄糖代谢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变化会引起脑组织FDG代谢的改变;肠胃道平滑肌的痉挛收缩会产生肠道的显影;手术等治疗后的炎症反应会造成局部组织的FDG摄取等,这些葡萄糖代谢分布异常,可能会干扰对机体疾
研究背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球后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炎性活动期的患者眼部可表现为眼睑肿胀、眼肌肥厚、眶内容物扩张,即使进入非炎性活动期,眼外肌依旧肥厚,最终导致眼球突出。一般影像学检查只能通过观察眼部结构改变与否来判断TAO的炎性活动程度,由于免疫抑制剂对炎性活动期患者效果显著,而对于非炎性活动期患者无效,后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