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品牌数量日益增多,品牌的渗透能力越来越强,品牌影响也日益增强,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品牌消费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报告显示,目然世界上的名牌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虽然只有3%,但市场占有率已高达40%,销售额占到将近50%。这种品牌“浪潮”对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又是艰难的挑战。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资产在新兴的“品牌”市场上大展鸿图。另一方面,又必须面临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资产建设的种种挑战。西方学术界一直注重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在该方面却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品牌敏感的研究。另外,品牌资产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学术界也对品牌资产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因此,本文试图以品牌敏感和品牌资产为研究对象,考虑研究品牌资产差异对消费者品牌敏感的影响,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品牌资产的建设。
本文首先阅读并积累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消费者品牌敏感、品牌资产方面的相关文献,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以品牌资产差异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消费者品牌敏感为自变量的关系模型,提出相应的回归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进行了验证。具体来说,首先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选择产品类别)和调研对象,经过综合考虑,本文研究对象为手机产品,调研对象为具有较高学历且不超过45岁的人群。然后根据界定的概念和研究假设制定了各维度量表,并形成初始问卷,又经过预调研得到反馈信息,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对于回收回来的问卷,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用到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⑴品牌资产差异包括五个维度,并且除了品牌联想差异,其他四个维度均对消费者品牌敏感起正向影响作用。⑵品牌资产差异各维度对消费者品牌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品牌资产差异各维度按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品牌个性、品牌忠诚差异、品牌质量感知差异、品牌知晓差异。相对其他品牌资产差异维度,品牌个性与品牌忠诚差异对品牌敏感的产生的作用更大,影响更为重要,因此企业在品牌资产建设时更应注重这两方面的建设。为了更好的解释与验证本文的观点以及得到的结论,本文最后又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陷入困境的诺基亚”这一案例来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消费者品牌敏感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本文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