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置管理在移动通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动态的确定用户在网络中的位置,保证当有呼叫到达时,网络可以及时准确的对用户进行定位,从而保证无线通信的服务质量。现有的位置管理方案主要分为静态的位置管理方案、动态的位置管理方案和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由于静态方案中存在着信令负载不均衡、不能适应所有用户的移动性等缺陷,现有的研究更多关注动态和基于TAL的方案。动态位置管理方案主要分为基于距离、时间、运动量的位置管理方案,其中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拥有最低的开销,基于时间的位置管理方案虽然不是很高效,但是系统简单而且可以定期对用户状态进行追踪。基于TAL的方案是4G网络中的位置管理方案,可以解决静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以往移动网络中对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的研究一般只是出于降低信令开销考虑,然而当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应用于2G/3G网络中时,若想对用户的状态进行追踪必然需要结合使用基于时间的位置管理方案。同时,在HLR/VLR双层网络结构下用户穿越LA边界进行的位置更新会对用户在LA内部进行的位置更新方案造成影响,在LTE网络中也存在这一类似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将基于时间的位置管理方案与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相结合,这样基于距离和时间结合的位置管理方案便具有了对用户状态的追踪能力,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考虑实际网络HLR/VLR双层网络结构。使用爱尔兰分布对时间阈值进行近似表示,采用流体流动模型将用户在小区中的驻留时间与位置区中的驻留时间建立关系,采用嵌入式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位置管理方案在两次呼叫到达间隔时间内的信令开销进行理论推导,并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对基于距离和时间结合的位置管理方案的影响,以及验证为了降低寻呼失败率,周期性位置管理方案的必要性。其次,在LTE网络中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中也需要周期性的对用户的状态进行追踪,因此必然需要考虑引入周期性位置更新对以往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的影响,然而在现有的方案分析中都忽略了这一因素。为了分析周期性位置更新对方案性能的影响,本文对原有的嵌入式马尔科夫链进行改进,得到两次呼叫到达时间间隔内信令开销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位置管理方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