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周期波动是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分析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有利于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来看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确定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发展态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引导居民住房消费以及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的统计表明,1997—2005年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连续9年的持续的上升期,已远远超过了前两个周期的长度,而随着房地产需求的不断高涨,房地产供给又逐渐显示出了萎缩的迹象,这是否表明我国本轮房地产周期已经达到繁荣顶峰开始走向衰落呢?本文主要运用定性、定量以及供求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解答。文章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通过阐述中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对房地产周期研究的意义。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房地产周期的基本理论,为了分析的科学性,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房地产周期进行界定、分类,选择本文的研究领域。描述典型的房地产周期四阶段的特征,并分析房地产周期的形成机制。介于房地产供求关系对房地产周期的直接作用,对其进行重点分析。第三章回顾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前人对中国房地产周期的不同划分。选取商品房销售面积这一良好性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周期进行具体划分,并总结各周期的运行特征。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重点分析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经济因素,以及政治、房地产市场行为心理和人口因素,以此来反映房地产周期波动。第四章定量分析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的供求关系,特别是在对供给的分析中从长短期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房地产市场目前发展的态势和主要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