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对未成年人领域的体制建设非常重视,虽然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建立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制度,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宗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但司法实践中运行机制不协调、混乱局面不可忽视,部门之间多头管理、本位主义泛滥,有效放权、去行政化的缺失阻碍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本文拟结合目前出台的《社区矫正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对未成年人领域的体制建设非常重视,虽然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建立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制度,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宗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但司法实践中运行机制不协调、混乱局面不可忽视,部门之间多头管理、本位主义泛滥,有效放权、去行政化的缺失阻碍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本文拟结合目前出台的《社区矫正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如何对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制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以及在现实困境中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按照承前启后的行文脉络。承接前面的基础试点研究,根据新法修改保留下来的经验和优势,以期对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指明方向,为完善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体系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提出相关建议。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广东省和其他省市社区矫正工作情况为例,结合当前现行法律的规定,即新颁布的《社区矫正法》以及正在修订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未法”)草案,进而分析当前的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现状遭遇的困境,主要是制度上的困境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困境。从规范意义上来看,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存在帮教矫正制度的困境,如检察官定位问题、多头管理问题和亲职教育问题。从现实运行过程来看,运行机制中仍存在尚不完善的部分。如高素质专业队伍建设问题、法规存在漏洞或空白导致的帮教矫正工作中运行的困境。第二部分,总结上文出现困境的原因。通过分析我国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陷入困境背后的现实原因,为后文提出相应对策奠定基础。我国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还未能解决,究其背后原因应当从困境本质的现实原因出发。宏观指导上,违法涉罪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缺乏专门法律依据和程序规范,并且缺乏国家层面的儿童保护机构,微观上出现家庭教育强制性不足、专门学校的畸形运行、社会支持不到位、矫正工作过度行政化等问题。上述的诸多因素造成了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工作陷入困境的局面。第三部分,笔者针对当前违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帮教体系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三点对策:第一,过去做到的程度以及过去未做到的程度;第二,现行法律可以做到的程度。第三,未来预期试点可以做到的程度。这将有利于帮教制度能够真正帮助卷入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纠正,并最终顺利重返社会、融入社会。
其他文献
保罗·塞尚,作为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虽然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向前探索了一个新的可能。但是,从根本上看,是恢复了一种消失很久的形式语言。早期古典画早就暗示了这种特殊的形式,即作品中共有的秩序感和真实性。这种精神并没有随着艺术的发展而消失,它们在塞尚的作品中完美呈现出来。艺术是具有连续性的,现代和传统并不是对立的两面。现代艺术不是舍弃传统,也不是跳跃传统。在时代快速发展下的艺术,同样可以从
中西方绘画空间是两个不同的空间系统,西方注重再现客观对象,中国注重主观表达对象。不同的空间形式传达出不同的审美倾向,两者在美术史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史的梳理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空间的不同特点和中国绘画空间表达的自由度,研究中国绘画空间意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发现中国绘画在美学致高品格、笔墨、意境、气韵生动的表达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需要而进行的偏技能型的教育形式,可以丰富劳动力市场,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老挝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历史动荡中一直没有机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86年老挝实行革新开放后,老挝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意识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也提高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老挝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对其历史、制度、发展进程进行梳理,就能
对军队转业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是我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党和国家对于开展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关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意见来规范和指导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但依然存在种种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开展的先进军转干部采用的教育培训方式,对转业后安置到山东省淄博
柯尔尼留·巴巴是20世纪是罗马尼亚画坛乃至东欧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巴巴的艺术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独裁、天灾给东欧人民所造成的巨大的苦难。他以极具个性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享誉画坛,对于中国油画的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有关巴巴研究的资料,查阅当代艺术类书籍,与自身的艺术实践相结合,关注巴巴近期在中国的展览,去现场观看巴巴的作品展并进行临摹学习,以图像学为主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等,关注各
本翻译报告依托的翻译实践项目是美国2012年出版的《社会学与人权:二十一世纪人权法案》一书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当代世界上重要的人权类别之一的环境权,以及全世界在环境权方面的全球合作。这两个章节涉及大量学术术语,且行文严谨,说理透彻,长句、复杂句较多。在翻译实践中,针对英语与汉语学术文本在词汇、语法等领域的巨大差异,笔者主要依托卡特福德的翻译转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作者通过对英国颁布的《退出欧盟法》(2018)第十六章的翻译,探讨了法律英语中被动句的翻译问题。该翻译报告首先对原文作了简要的介绍,该文本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8年6月26日正式签署的将现有欧盟法律转换为英国国内法,为英国“脱欧”后的法律承接做准备的《退出欧盟法》(2018)。其次,该报告阐述了翻译该法律文本的目的、意义和论文的结构。该报告的第二章介绍了被动句的定义,进
佛教作为泰国的国教,对泰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寺院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泰国教育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推移,现代教育系统已能够满足泰国民众的受教育需求,但是寺院教育依旧在泰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依然是部分泰国基层民众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泰国清迈地区佛学院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调查研究的结果
行为人出于牟取非法利益之目的,给养殖户饲养的牛注射麻醉药剂,致使该牛处于“病牛”状态后,采取欺骗手段将该“病牛”低价予以收购,而后再给收购的“病牛”注射缓解麻醉药剂,待牛恢复正常状态予以销售。对前述行为如何定罪,理论和实务上多有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对相关罪名构成要件要素的不同界定和理解。本文在全面梳理分歧意见和争议焦点的基础上,针对相关罪名中存有争议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对前述行为合理
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融入了每一个人民的血脉之中,民族文化在人民代代相传中得到延续与传承,而民族绘画艺术是作为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民族性和特殊性的绘画门类,传承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因此本文从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本土绘画语言艺术的不同特征构成分析比较入手。从独具东方意味的云南本土绘画语言中的线条性、结构形式、构图形式的章法规律、构图形式、装饰感和自我创作感悟等来研究不同绘画语言在艺术作品上如何表达,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