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粮食安全成了万众关注的焦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为如何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在不断探索。粮食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对于人民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强化战略储备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一系列“镉”超标、农药残留等事件频发,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粮食储藏条件的滞后也令粮食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粮食质量检验监测能力的建设力度,重点实现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安全关,进一步建设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按照合理布局、择优选用、共建共享的原则,广覆盖、成网络地履行粮食检验监测职能。这对于推动建设成规模、成体系、成经验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粮食质量检验监测能力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可谓任重而道远。对于广东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所作研究借鉴国内外建设成果,以项目建设所涉及的支撑性支柱为切入口论证可行性:首先,在国际(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和国内层面综述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的意义;其次是论证广东的能力状况及于国家的影响,进而提出建设框架思路;再次,从经济、政治和法律构建等方面提出分步的实施设想,论述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途径;最后,提出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可行性结论:粮食质量安全是系统性安全,不仅是粮油技术和条件问题,也涉及管理、法规、政策宣传、贯彻、执行等宏观问题,作为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勇当排头兵的广东定能在粮食质量保障方面走出一条利国利民的特色路,为其他省份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借鉴,该项目能得到系统的支撑,是可行的。